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3页市交通建设项目推进总结讲话同志们:在全市上下团结奋进、攻艰克难,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各项发展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紧紧抓住今年最后三个多月的时间,强势推进以“两通工程”为重点的交通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好今年交通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天上午,同志们实地参观了*县通畅工程的建设现场,*、*、*三县人民政府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五县(区)人民政府和孟定片区管委会作了书面交流。各县(区)交流的这些经验,希望同志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交通建设新局面。刚才,凤春同志对今年第四季度的交通项目建设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我都同意。希望同志们在下步工作中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扎扎实实地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高度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交通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交通部门千方百计争取建设项目,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着力推进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建成高等级公路436公里,4个县(区)通二级公路;铺筑通县、县际油路83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建XX县区乡弹石路1855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乡公路弹石化的目标。2006年以来,全市把公路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着力实施通畅和通达工程,共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我市通畅工程942公里,通达工程3505公里,争取国家补助资金7.28亿元。通畅和通达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县乡公路和建制村公路的交通条件,到2007年底,全市乡(镇)公路通畅率从*年的42.8%提高到49%,建制村公路通达率从*年的26%提高到47.5%。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公路等级、路网结构、经营效益、行业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交通仍然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祥临二级路的建成通车初步解决了我市进出口的通畅问题,但与相邻州市的横向连接线仍未贯通,市到县、县与县之间的公路等级低,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差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此,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正视发展差距,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加快交通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交通建设是提升我市区位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是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便捷的交通是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首先是从改善交通条件起步的。长期以来,我市地处滇西南一隅,交通闭塞,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严重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加快建成对外便捷、通畅、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和内连外通的公路运输体系,才能有效打破我市交通闭塞、自然封闭的状态,凸现我市的沿边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各类资源的有效开发,从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二)交通建设是拉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我市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在较长时期内,投资拉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扩大投资是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我市每年交通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约在12%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左右,交通建设投资始终是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支撑。无论是保今年增长还是促长远发展,交通投资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抓好当前的交通建设,确保完成10亿元的建设投资,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全市11%的经济增长目标。(三)交通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基础。目前,我市虽然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但通达率仅为49%,51%的通村公路“通而不畅”或“睛通雨不通”现象突出,农民出行难、农产品流通难等问题仍然未得到实质性的突破,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都迫切需要从改善农村交通设施条件抓起。近年来,我市广大农民群众对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致富、先修路”、“路通出行便、致富门路宽”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通畅率,才能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交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