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社科论文 / 文档详情
浅谈中师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中师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doc

浅谈中师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中师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横山四中郭大军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的首先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要搞好道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本人以为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专业德育教师的任务,也是各任课老师的责任。作为历史教师,我在教学中就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作了粗浅探索。一、利用历史知识,激励学生道德需要,增强道德教育实效道德需要是“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一定社会、阶级或集体总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要求,这种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要求,即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著名的儿童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说:“儿童与青少年的道德范畴的任何一种成分(善恶、义务、良心、荣誉、幸福、节操、正直等)也往往来自需要的影响。”所以说,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业激励学生的道德需要。1、利用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尚道德激励学生对道德的渴求。如讲到苏武北海牧羊时,强调他宁愿在茫茫草原上孤独地牧羊达19年而不愿丢弃汉节去享受匈奴劳华富贵的原因,他之所以有这样高的气节,不是外力强迫他—他被匈奴扣押,远离汉朝廷,汉朝廷对他已是鞭长莫及,而完全是出自内心的意愿,内心良心,自然地认为这样做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由此让学生明白人创造道德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和限制自己,而是为了发展肯定自己是人的探索、确证、完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而渴求道德。历史上,这样的正面材料还有许多,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魄,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抱负,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等等,都可以用来激励学生内心对道德的需求,因为他们那样做,已经不是功利的驱动,也不是纯粹自我约束而几乎是成为一种本能的需要,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自我的道德要求已浑然一体。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明白道德是人们达到内心宁静,个体完善,自我实现的手段,从而使学生自觉去做个道德高尚的人。2、利用历史上道德败坏、道德沦丧的人物事迹从反面激励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如庞涓妒贤嫉能,石敬瑭的厚颜无耻,汪精卫叛国投敌等等事例,引导学生从情感上厌恶他们所作所为,从人格上否定他们的卑鄙无耻道德行径,使学生本能地排斥这些,同时学生也就本能地在心中崇尚高尚的道德信念。通过以上正反两方面知识激起学生内心对道德的需要,对了需要后,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追求人类优秀的道德理想,道德传统,道德人格,道德观念,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文明的社会环境。二、历史教学中,要将历史的道德教育内容赋予时代的特征任何一种道德传统都是特定时代产物,反映着那个时代的道德理想,道德观念。如果照搬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内容来教育今天的学生,必须不易被学生接受,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历史教学中必须赋予道德教育内容时代的牲。如讲到中国近代史时,有许多先烈为了救国救民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如果就事论事要求学生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今天已是和平环境,哪里还需要去流血牺牲?所以老师就要赋予这些道德内容时代的气息:先烈道德情操的实质就是忧国忧民的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而这些也是当今和平环境里所不可缺少的道德精神——关心国家命运,关心集体利益,顺应时代潮流,认真学习,积极努力工作,遵纪守法,这就是爱国,这与先烈的道德精神是一致的。再如讲到布鲁诺因坚持太阳中心说被罗马教会活活烧死,范镇因坚持神灭论而被流入时,指出他们精神实质与我们当今提出的四有青年是一致的,即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此永不放弃,永不松懈,即使困难重重。只有这样,才能道德教育不脱离现实,学生不能容易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三、历史教育学中,道德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利用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难免要落人“美袋式”灌输性教育,但要尽可能不把学生置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的地位上,因为那样的话,学生就不会带着积极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规范,也不可能以高度责任感去审议、分析、评价道德现象。所以教学中,要充分突出学生这个受教育者主体地位,“教会他如何进行首先分析,而不是向他呈现别人的结果”。所以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让他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由认同到赏识最后接受道德教育内容。如讲到邓世昌在致远舰被日军鱼雷击中沉没时,他不泅水逃生而是要和军舰共存亡最后为国捐躯的事迹和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拒绝友人的帮助,决不出逃而在家坐等清军的捕杀,最后为变法牺牲的壮举时,不少学生认为他们太傻——为什么要送死?这时,我不去灌输,而让他们互相讨论,要求他们从先烈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行为的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浅谈中师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