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奇妙的倒影说课稿大家好,我是纪洼小学美术教师宓书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第5册第2课《奇妙的倒影》。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基本脉络和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本课中出现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奇妙的倒影》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在学习中尝试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倒影的产生,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体验探索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印的方式在本课除了表现倒影外,还可以表现照镜子的内容。课本中的瓶花蝴蝶等,揭示了对印具有对称的特征,由于水性颜料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易变干,因此课本中的学习提示:鼓励学生把纸打湿进行对印尝试。利用对印的方式表现美术作品,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果,巧妙、逼真。倒影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因而我在教学时,努力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为此我设计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感受对印的乐趣,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三、教学方法: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四、教学设计思路: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整节课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对印带来的欢乐与成功。本课开始听音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倒影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绘制的愿望,从而导入本课。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多、更壮观的倒影自然景观,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交流,再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紧接着课件演示一副《树林》图,让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觉得制作倒影并不难。进而引出对印这一方法及其对印的步骤过程。再欣赏上届学生作品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然后,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让学生充分想象、自由创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师生共同鉴赏作品。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五、本课的基本脉络是:听音乐激发学生兴趣→倒影,带给他们的乐趣→欣赏自然景观中的壮观景色,进而引发学生创作倒影的欲望→课件演示绘制。倒影步骤→再次欣赏学生创作倒影的作品→学生动手创作倒影→展示学生作品。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一、听音乐激发学生对倒影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绘制的愿望;通过欣赏自然景观中更多、更壮观的倒影,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二、课件演示制作。通过演示的教学方法,将对印方法介绍给学生,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需要。既使学生保持了对倒影表现的欲望,又培养了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三、学生创作活动。在制作过程中提倡学生加入自己独特的想法,从而绘制出与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倒影,鼓励学生创新。同时,锻炼他们的团体合作精神。六、教学效果:在美术新课改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但教师的演示作用也不能忽视。因为只有演示才能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技巧和方法,但同时不能把学生教“死”。应该是在学生学会基本的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艺术的博大精深。所以我设计的教师演示这一过程很简单,通过学生作业展示可以看出,演示并没有束缚学生们的创作思维。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天真烂漫,可亲又可爱,学习兴趣已被我充分调动,他们的智慧像涌泉般地奔腾跳跃,面对这时的学生,我激动不已。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也获得了自信,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丰富的体验会影响他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