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开封的作文开封的作文集合六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封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开封的作文篇1提到夜市,这是个在夜间做买卖的市场,人们可以在这里贩售杂货,零食,饮品等。它是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而我的家乡开封汴梁,作为历史上的八朝古都,夜市文化也就起源于此。我们开封最有名的夜市,就非鼓楼夜市莫属了。鼓楼位于开封市的市中心,每到夜色降临,大大小小的商贩就推着小车准备入场。等到晚上七点左右,夜市摊位就差不多摆好了。这里的重头戏就是各式各样的小吃了。像最有名的灌汤小笼包子,嘴一咬,就从包子里流出鲜鲜的汤汁来,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包子的味美。还有一些比较著名的小吃,有驴肉火烧,白吉馍,炒鲜奶,烧饼夹菜等等,都是一等一的美味。除了饮食之外,夜市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卖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毛绒娃娃,指甲剪,溜溜球,琳琅满目,没有你想不到的东西。我们家乡的鼓楼夜市,每晚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这里,不乏有很多外地游客,可见鼓楼夜市的知名度有多高。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家乡开封鼓楼夜市游玩哦!开封的作文篇2你们听说过银基水世界吗?从前我是没听说过,不过我最近我去玩了一下,很好玩,所以推荐给你们。最好玩的是造浪池,造浪池像一个大海滩,平时风平浪静,但是到了造浪的时候,会从里向外涌出一道一道的波浪,很刺激。刚开始我和爸爸总被大浪拍到下边,爸爸说前面不会被拍,我就一直往里游,游到了救生员旁边。每当浪涌过来的时候,我就随着浪飘到浪尖,然后落下来,别提多好玩了,从中午到下午我足足玩了三次才过瘾。还有一种好玩的是漂流。那里有两种漂流,第1种很累人的,叫峡谷漂流,要抓着一个大救生圈里飘好长时间,累得我气喘吁吁,发誓再也不玩第2次了。第2种很舒服,可以躺着飘的,叫河流漂流,我们坐着一个双人小船,我用手脚划水,还用脚蹬地走,很累的时候就躺在那儿任由小船随波逐流,别提多惬意了。银基水世界还有很多玩的。比如几十米高的滑梯,可惜我体重不够,室内馆里面还有一个大桶子,水流满了之后,他就会突然倒水,幸亏我机智跳到了一旁,要不然就成落汤鸡了。此外还有很多好玩的,如果你想玩的话,就去开封银基水世界吧。开封的作文篇3郑州――河南的省府,位于黄河中下游。河南有七大古都中的四大古都,其中洛阳从夏朝开始建都,人称十三朝古都;开封是十一朝古都,可见当年的繁荣昌盛,景色秀美。郑州有许多小名,被人们成为“二七城”、“管城”、“商城”、“绿城”等等,每一个名字都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典故。例如河南简称为“豫”,意思是“我牵着一头大象。因为河南省在远古时代是热带雨林气候,当时栖息着许多大象,但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大象又向南迁徙。”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妈妈曾跟我讲过的'《黄河象》的故事,看来这推测是很有科学根据的。导游告诉我们,离开封地底近12――8米的地方埋藏着许多古城和宝物。因为黄河泛滥,滚滚黄河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冲向城市,淹没了当时的北宋都城――开封。因此,现存的北宋建筑物只有三件,其它都只是模仿当时的风格建造而成的。有人开玩笑说,郑州、洛阳、开封到处都是古文物,就是牛睡觉的那么一小块地下也许也会有价值连城的宝物。啊,想不到郑州和开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的古城啊!开封的作文篇4今天一大早爸爸妈妈就把我给叫起来了,决定我们和姨婆一家一起出去玩,定点订在了开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征程我们来到了七朝古都开封市,它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河南开封。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时常让人品味不尽。汉代文学家司马迁,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苏轼等都写过赞美开封的诗赋。其中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从中能够想象那时的开封是何等的壮观美丽。我们到的是开封龙亭区的清明上河园游玩,听导游说清明上河园是根据一代名师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复建的,。《清明上河图》长525厘米地,宽25。5厘米,在这幅画卷上,有各种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屋122座,舟船25艘,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算盘说是在目前发现的古代图文资料中第一次出现的算盘。我们现在所游完的地方全是照着图的原样修建而成的。进入正门可以看到一个放大了的石刻的《清明上河园》!开封的作文篇5今天傍晚十分,爸爸想请我和妈妈到开封吃小吃。妈妈同意了,我却提出了条件:到开封必须让我滑一会儿冰。爸爸开着车,奔驰在“郑开大道”上,嗬!郑开大道真是又宽又平,只见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我顺着车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