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草鱼“新三病”的防治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一、细菌性并发症病因症状:该病的致病菌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包括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患此病的鱼,发病症状兼具赤皮、烂鳃和肠炎三种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发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红肿突出,成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发炎,后肠尤甚,肠黏膜细胞往往溃烂脱落,并与血液混合而成血污,充塞于肠管中;肝脏亦常有红色斑点淤血;病鱼鳃丝点状充血,末端腐烂,软骨外露,致使边缘发白,鳃丝上带有黏液和淤泥,严重时鳃盖骨表皮充血,发炎,腐烂,中间部分往往被腐灼成一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体表局部发炎,鳞片松动脱落,以腹部两侧为明显,鳍基充血,末端腐烂,鳞片脱落或鳍条腐烂处常有水霉寄生。此病一年中均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5~9月份最甚。1、彻底清塘消毒,实行“四消”、“四定”;2、不要直接施用未经发酵的动物粪便;3、不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4、鱼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5、预防:(1)彻底清塘;定期泼洒二硫氰基甲烷25ml/亩·米或出血腐皮灵25ml/亩·米;(2)暴发速停+高能免疫VC拌料投喂,连用2-3天,发病季节每半个月一次。治疗:(1)用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或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或杀虫止血灵30ml/亩·米用水稀释后,顺风向全池均匀泼洒;(2)内服暴发速停+高能免疫VC+鱼肝宝拌饵投喂,连用5-7天。二、肝胆综合症病因症状:当前,草鱼肝胆综合症是草鱼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初期,池中病鱼漂游池边,反应迟钝,食量减少,目测体表无明显症状,仅有少部分鱼的眼球及眼眶发红,鳃丝肿胀,镜检无寄生虫;解剖发现,肠道无食,肝脏肿胀,呈白色、绿色或黄色,这均是肝胆综合症的症状,严重的肝脏呈糜散状与肠黏膜及脂肪粘连在一起,充塞于胸腔,胆囊有时肿大变黑,有时胆囊变无,腹水严重。发病一段时间后,死鱼数量激增;该病发生原因较复杂,投喂变质饲料,饲料中脂肪含量超标或长期投喂含喹乙醇饲料,养鱼水体受铜、氨等物质污染都会引发肝病。防治方法:1、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2、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3、不要直接施用未经发酵的动物粪便;4、经常注入新水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5、预防:培养良好的水质,配制营养丰富而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可添加高能营养素、正大肽白金、可立康)科学投喂,切记过量投喂;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治疗:停食一天,第二天投饲量减半,用暴发速停+鱼肝宝+高能免疫VC拌料投喂,连喂5-7天。三、病毒性出血病病因症状: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由于内脏器官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3~4月份,病鱼出现的体表发炎充血症状是:头部、嘴、鳃盖、眼眶以及体表两侧、腹鳍下和尾柄等处为甚,有的病鱼可见突眼,鳃贫血,内脏器官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有时也可见到肠道内充气膨胀。5月后的病鱼症状是体表多以鳃盖下缘、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有时口腔骨肉也同时充血发炎。该病在草鱼养殖中广泛流行,水温在9~36℃之间均有可能发生,尤以28℃时发病最为严重,往往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是流行地区最广、季节最长、危害最大的一种流行病。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实行“四消”、“四定”;2、经常注入新水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3、预防:腹腔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定期泼洒出血腐皮灵25ml/亩·米。治疗:(1)内服:暴发速停(内服10%恩诺沙星100g)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5-7天为一个疗程;(2)泼洒: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或参福康5g亩·米。病情较重,隔日再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