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鉴赏古画的文章精选上半年“功甫帖”成为热门词汇,媒体上各路专家围绕该藏品的真伪展开激辩。但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这些专家的文章太过高深,看都看不懂,更别说学习借鉴了。其实,鉴定古代的字画艺术有很多方式,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字二画三印章”。若想看懂专家的文章,就要先吃透这七个字。我们欣赏、鉴定古代书画的价值,首先要了解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尚和那时期各个书画大家本人的独特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要求,一个王朝有一个王朝的艺术表征,书画家们所创作的作品,无疑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随之,作品中也必将体现出当时的文化氛围、时代情怀,笔法技艺,用彩习惯等大大小小的“朝代气象”。所谓“一字”,指的是落款。落款是判断诗画年代的主要根据之一。一般来说,唐画无款,包括唐以前所有的画,都无落款。因为在唐人的头脑中,还没有为画作题款的概念。相反的,时人认为画作上题款是对作品的破坏。这就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差异了。北宋出现了藏款、一炷香款。藏款就是画家将落款藏于画面中山石树木等笔触繁密的地方。一炷香款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即:从上到下一行题款,绝不写第二行。但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宋徽宗赵佶,他习惯题四行。他是皇帝,九五至尊,又是名副其实的书画大家,即便特立独行也无伤大雅。元代出现了平顶款。这种题款从右往左写竖行字,第二行和第一行字齐平,写上四五行也可,但次行后的字都不能出格。明朝嘉靖皇帝时有了抬头款:第一行的字不够,第二行可以上移两个,直至把题款写完后盖章。“二画”的门道也很多。像南北朝的人物画在风格上是显得瘦骨清秀;唐代人物画体态丰腴,服饰雍容;宋代宫廷画派笔下的人物大多粗短,驼背,姿态中有弯腰或抬脚的动作;明清时的美女则一个个樱桃小口,弱不禁风,好似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般。从书画的尺幅来看,对联出现在晚明时期,描画的团扇出于北宋,文人手中的折扇在明后期流行,一开始,大家只在扇面上题字,后来才发展到作画。另外,看画还需看纸闻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作画都是在绢帛上。唐宋前多壁画。隋唐五代,作画的纸张中有了麻纸,隋唐也用皮料纸,北宋出现藏经纸,近代当然是用安徽宣城的宣纸了。总而言之,一个鉴赏者具有的历史文化知识愈丰富愈细致,对鉴赏古代书画的裨益就愈大。“三印章”是指书画完成以后要钤印盖章。唐代的章只用在书法作品上,宋以前用水印。明朝有了油印。清末,锌板印刷技术流行,于是就有人采用印刷技术来复制印章。当下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复制印章的手法也越来越丰富,所以现在,鉴定专家也就很少将印章作为判断书画作品真伪的主要依据了。知道了上面这些知识后,我们有时不需要看见书画的实物,也能进行真伪的一些粗略判断,这叫做“耳鉴”,含有“用耳闻来鉴别”的意思。比如有人跟你提起一幅画作,说有可能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真迹,因为落款就是“阎立本”。而你一听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唐画无款呀!这便是一种“耳鉴”了。直造古人未到处——观李铁军画作历观古人名画所载,大泼墨作品唯见宋代梁楷“泼墨仙人图与石恪属六祖调心图二幅、(且都限于人物,山水画就更没见踪,宣和画谱记载王洽泼墨,每欲作图画之时,必待沈酣之后,解衣盘薄、吟啸鼓跃,先以墨泼图幛之上,或为山、或为石、或为林,自然天成,倏若造化……然其真迹早已无处可见了。自晋唐以降,无论山水、人物、花卉均为较工细一路,为何梁楷、石恪、王洽的大泼墨只偶然一现,便成为身前、身后、左右的绝响?山水画的大泼墨画法为何没有延续,兴盛起来!依吾之浅见,是否自汉代之后,独尊儒家,而儒仕人过于斯文矣,而在朝在野所记录的大画家,又多为画院待召或命官,这些人那里能够解衣盘薄,元气狼藉,恣情任性地作画呢!令人费解的是唐代出现了李白这样崇仙求道庄子式的大浪漫诗人,而在绘画界却看不到一点大写意大泼墨的代表人物或作品留下来。在杜甫的诗中,曾有“元气淋漓障犹湿的观画记载,想来非大泼墨莫属,惜已见不到所画何物了。这里,暂不追究其诸多历史原因了。无论怎样,我相信历代都有气魄超迈、激情四溢的大泼墨的大手笔,只是受当时种种限制而已,而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一代盛一代,故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然则古何必享,今何必卑哉!”(袁宏道语),铁军道史应今时代大运而生,可谓有“天惊地怪见落笔”之奇才,近两年来,在当代山水画坛如异军突起,其诸多寻丈八尺大泼墨山水大作,拔天插地,令人惊心炫目,凌跨群雄,亦可谓一起直入佛地耳,观铁军兄,诸多大作,其率性、其苍茫、其沉着、其古意,令人无不动容,真之得天地造化之玄机也!铁军兄俨然已成为一派独家大气象也!(未完待续)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大庆鲁美全显光先生版画工作室旅居南美洲玻利维亚共和国曾任:北京新亚现代艺术学院院长环铁时代美术馆馆长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