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5戏剧62005年第1期总第115期电影叙事与戏剧叙事之比较汪献平*内容摘要:电影作为一门自诞生之初就深受戏剧影响的艺术,在故事的讲述上借鉴了戏剧的诸多手法,但二者不同的媒质基础决定了二者在叙事上各具特色。本文着重从叙事时空、叙事结构、观赏视角和表演特性上比较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关键词:叙事时空结构单位观赏视角表演特性中图分类号:J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549(2005)01-0103-07Abstract:Thispaperlooksathowfilmatitsearliestinceptionasanartformtestifiestoimpactsfromage-honoredtheatricalartandhowitcopiouslyavailsitselfofvariousnarrative103methodsformthelatter.srichheritages.Itarguesthat,however,differencesinthenatureoftheirrespectivelyemployedmediaresultinnarrativepeculiaritiesuniquetothelatercomer.Itproceedstodiscuss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artsintemporal-spatialarrangement,narrativestructure,spectator.sperspectiveandactingstyle.Keywords:tempora-lspatialarrangementstructuralunitspectator.sperspectiveactingstyle正如劳逊所指出的那样:/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从戏剧和小说作品中得到了很大的益处。V.尼尔逊将电影史分成两个时期:戏剧的影响处于统治地位的早期,和从文学方面取得的形式得到发展的时期。0[1](P.462)电影自诞生不久,就被梅里爱引向了戏剧的道路。梅里爱运用戏剧的思维方式拍摄了第一批艺术影片,将镜头固定在前排观众的位置,没有景别和视角的变化,剧本类于舞台剧的分场,所有的一切都是戏剧思维的产物,按乔治#萨杜尔的说法,是梅里爱确立了电影的/戏剧美学0。[2](P.355)罗慧生在5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6中谈到:/戏剧化电影是电影艺术着重掌握戏剧性因素的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电影从原始综合时期转入分支深入时期的开端,在电影艺术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0。[3](PP.139-140)自五六十年代以来,虽然纪实、先锋派、超现实等各流派*汪献平,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2003级博士。5戏剧62005年第1期的电影都得到发展,但戏剧性电影仍拥有着大量观众。在中国更是如此,我国早期的电影美学观便是/影戏0理论。这一理论延续了几十年,直到1979年,白景晟在5电影艺术参考资料6第一期上发表了5丢掉戏剧拐杖6一文,对电影本质及其语言创新的探讨才正式拉开帷幕。接着,张暖忻、李陀5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6也对戏剧化的电影模式及其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4]这两篇文章的发表,使得电影与戏剧的关系问题受到电影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一场长达数年的理论争鸣。虽然讨论最终并未产生定论,但双方都意识到一个最基本问题,那就是,电影的产生是从戏剧中得到启示与影响,电影与戏剧的关系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电影与戏剧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应在戏剧原则中束缚自己的手脚,而应发挥电影艺术本身的特征。那么,同为叙事的艺术,电影与戏剧有着哪些相同与相异之处呢?我们先来简略看看二者的相同之处。首先,二者都是一种融导演、表演、美术、音乐、建筑、舞蹈、灯光、布景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以同时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的方式进行故事的讲述;其次,二者都是在具体可感的时空转换中通过演员的动作表演再现故事;第三,电影吸收了戏剧故事讲述的一些特征:如讲究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善恶有报的完满结局;习惯叙事段落在时间线上的前后相继,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讲求矛盾冲突,设置悬念;追求情节的曲折生动,峰回路转;要求叙述者明确通俗的故事讲解。104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在叙事上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同为时空综合艺术,但戏剧是在特定舞台上,通过演员的现场表演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故事内容的,其舞台性特征决定了它与电影艺术不可能采取同样的叙事策略来进行故事讲述。一、叙事时空戏剧和电影同属于时空综合艺术,这一点毋庸置疑,二者既诉诸听觉,又诉诸视觉,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都以明确的感知形式显现在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