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科普读物 / 文档详情
《时分秒》教学反思.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琰琬****买买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时分秒》教学反思.docx

《时分秒》教学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时分秒》教学反思《时分秒》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时分秒》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时分秒》教学反思11、时间观念的建立,还需想办法真正内化。在课堂上,我们让学生亲身体验了1秒和1分的时间单位,然而要真正理解和内化这些时间单位,建立自己的时间观念,就需要让学生把这些时间单位迁移和扩展到他们熟悉的生活中。比如,让他们将14秒、90分、45分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时间单位。只有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时间观念,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中。2、认读时刻这一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还显得较薄弱,需加强尽管学生有生活经验,但在认识好钟面,认识单位时间1秒、1分、1小时后,能否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并转化为能力,还需细细考虑。如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如果及时让学生发现时针走几大格多是几小时多,这样便能自然想到多多少,再看分针;几大格缺一点点。3、对于钟面的认识不够形象、深入。本课中,时针、分钟、秒针的.认识是通过一部分学生的回忆介绍展开的,不够形象直观,使另一部分学生印象不深刻,以至产生了不少的错误。课堂上如能让学生再找找各自的特征,如时针短而粗,分针比较长,秒针最长、最细,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在认识时刻时会更直观,减少一些不必要错误,当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时分秒》教学反思2三年级"时、分、秒的认识"是继二年级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秒”,并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我在教学中及时进行了复习以往旧知的环节:如认识种面,复习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让学生谈谈自己对1时、1分、1秒长短的认识,这也是了解学生对时间的认识状况,之后带领学生看钟面共同感受1分、1秒的长短,给学生建立准确的定义和认知。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分与秒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分与秒的内在联系。为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打下基础。在教学了这个单元的内容后,学生在掌握理解有关时间的计算时还是出现很多了一些问题:1、在上课的过程中,虽然反复强调了“经过的'时间”和“时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但在应用中总有部分学生分不清时刻和经过的时间。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分清这两个概念,我常常在课前、课后进行一些即时练习。2、另一个问题比较多的地方是解决问题中的书写问题。如课本P64第5题: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学生如果按教学中总结的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很多学生能利用公式很快计算出11:20+25分=11:45,其实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是时刻加时间等于时刻,还不是很合理,与第一种问题相似,我认为如果这样算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的话就比较合理,因为写成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虽然11时45分又可以看成是11:45,我认为这样书写学生易理解也较合理。3.是经过时间的计算,我由浅入深,从数钟面上的大格入手,逐步教学算出先到整时经过的时间,再过几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分或几小时几分。等学生理解方法并熟练掌握后,学生会想到把几时中拿出1时当成60分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再把计算结果转换成几时几分的计算过程,当然这种方法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有理解难度的,学生往往习惯了十进制的换算方法,很容易在换算时不理解方法由来及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而出错。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我认为学生容易掌握但学生实际掌握起来有困难的知识点。我想,随着学生认识和理解的深入,时间的知识会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学生们才能真正了解时间。《时分秒》教学反思3《时分秒》处于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在二年级学习了时和分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对抽象的时间学习有一定难度,时间间的进率容易和长度与质量单位的'进率混淆,因此是本册书的难点内容。教学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通过拍手、数数、读书等方式体验1秒、5秒的长度。调动学生关于时和分的知识积累,引发学习兴趣,参与教学互动。教学中学生对时间的准确识别有一定偏差,接近整时的时间,比如11时55分会被误认为12时55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抽出5分钟时间用钟面模型练习,经过几次练习,效果显著。本单元计算经过时间时,学生掌握不是很熟练,尤其遇到跨整时,例如7:45到8:25经过多长时间?因此借鉴加减法竖式计算的经验,将计算过程让学生口述出来:25分减45分不够减,借一时当60分,60+25=85分,85–45=40分,8时借一时还剩7时,7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时分秒》教学反思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