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摘要学科小学数学学段中段年级三年级单元第四单元教材版本北师大版课程名称有多少棵小树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来展开学习的。教材创设”运杨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及配备的学具,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在计算方面也能够在多样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⑴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⑵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投影仪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么?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景,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多少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电脑界面呈现运杨树的主题图,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电脑上的人物图像及数学信息,清晰、美观,给孩子们以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脑活灵活现地将静态图案的动态形成过程展示出来,解决了普通教具难以实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高效作用。二.探究新知(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1.独立解答。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2.小组交流让学生结合“小树一个有多少棵”这个情景,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2)因为2×3=6,因此20×3=60;(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方便选择自己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4.解决问题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出现几种口算方法时候,孩子说到那种,鼠标一点,很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比我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多了,而且还省了画图和比较的时间。同时也使学生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在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教学中,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老师在备课时,作好预设,把各种方法都按顺序做好,记在心中,学生说到哪一种方法就点击出示哪种,这种呈现方式可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按一定的设计顺序出现练习内容或答案,容易造成老师牵着学生思路走,把“人灌”变成“机灌”。三.拓展练习(三)拓展练习1.口算3×25×46×730×250×46×70300×2500×46×700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只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