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酸雨》教学设计反思三林东校徐一鸿1496410122009年12月7日星期一指导思想: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教具,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酸雨的危害,酸雨的防治的意义,为了解酸雨的形成扫清了障碍。发挥电脑教学的长处,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视频、动画等形式演绎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危害等概念,是学生形象、清晰、准确地感知到“酸雨还是可以防治的”这一关键问题,牢固地掌握防治酸雨,奥胡大自然的环境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被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关系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影响:森林乱砍乱伐、水土的流失、酸雨、温室效应、赤潮等等。在本次课探究活动中,我们主要针对自身所处环境的酸雨污染情况展开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酸雨形成的原理和认为因素是什么?酸雨的酸性强弱如何测定?酸雨对环境、人类的危害是什么?如何减轻酸雨对环境的破坏?教学内容的处理:本节教学内容是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判断、酸雨的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教案设计重视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酸雨的感性认识,通过讨论得出如何来防治酸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教案知识的衔接:教案设计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如提问:如何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它的指标参数是什么?通过复习pH值的确定,为新课《酸雨》的引入做好铺垫。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新课开始就引入录像,让同学们从直观的酸雨破坏中惊醒,印象深刻、触目惊心,当自己的心觉得痛的时候,就会爆发无穷的力量。为后面的知识研究打下基础,唤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加深对酸雨的防治的重要性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处理:教案设计力求做到突出重点,多媒体教具与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结局难点,是教学层层深入,从直观到实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新知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