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课时人口的数量变化考点突破考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基础梳理规律总结1.人口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强化专练1.(2008·广东地理)“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A.饮用水质量好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解析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原生因素和次生因素,水源、气候、空气属于原生因素,其质量的好坏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次生因素是受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类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很大。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与人体寿命没有关系。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基础梳理方法指导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如下表所示:阶段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1)怎样区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①从特征上区分区分三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是三低,传统高低高;原始高高低,切实要记牢。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很高,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2)如何确定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包括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原始型和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着现代型和传统型两种增长模式,所以关键是能够准确地确定现代型和传统型。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并且可以把1%的数值指标作为二者的划分界线。自然增长率高于1%为传统型,低于1%为现代型。强化专练2.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治理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解析第(1)题,从图上看,该省人口出生率一直大于人口死亡率,说明人口总量一直在增长。第(2)题,从图中可以判断,该省人口在199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的比例是5.59%,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而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的比例达到7.47%,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所以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1990~2000年之间。答案(1)B(2)B考向调研考向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例1】(2009·全国文综Ⅰ)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解答该题分两步:第一步根据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排除西宁和延安,因这两市位于西部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第二步根据人口总数确定上海或者广州。根据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人口总数×100%(或死亡率=死亡人数/人口总数×100%)”,计算出甲市2008年人口总数是1383万左右,据此可以确定该市为上海。注意户籍人口与实际居住人口的差别,人口迁出地的户籍人口往往多于实际居住人口,迁入地的户籍人口往往少于实际居住人口,城市中这种现象特别明显。第(2)题,上海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现代型,①地符合“三低”的现代型特点,故与上海处于同一人口再生产类型。答案(1)C(2)A借题发挥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其模式的变化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与其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预测1】下图是“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折线图”,读图完成(1)~(2)题。(1)对该地区人口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时期人口基数最大B.②时期人口基数最大C.③时期人口基数最大D.③、⑤两时期,人口总数一定相同(2)目前,下列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是()A.中国B.尼日利亚C.美国D.德国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纵坐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横坐标是时间轴,图中的①~⑤表示的应是不同时期人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