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它决定了该阶段的什么样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整体的“三步走”战略和现阶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但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其中将经历哪些发展阶段,创始人并没有判断。2.列宁: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已经成为实践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但并未能对这一思想作进一步的阐发。3.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二战结束后,经过经济重建,1952年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4.毛泽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明确肯定,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尚未完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1.1979年9月,叶剑英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2.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3.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分析。4.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了初级阶段的某些主要经济特征。以上提出阶段性概念的局限性:总的来说,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二大报告以及十二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社会主义的阶段性问题,都还没有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加以把握,因而也还没有从理论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加以展开和发挥。5.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谈初级阶段6.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将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7.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8.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9.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两层含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四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五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