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鹬蚌相争》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鹬蚌相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鹬蚌相争》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片、对比记忆等方法自主学会5个生字。2、理解重点词义,能用“毫不示弱”造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5、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教学重点: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过程:一、历史故事导入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1、指名试读课题(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出示“鹬”图片)认识鹬。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3)齐读课题。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1、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3)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用“毫不示弱”说一句话。(4)比较:“豪”与“毫”的区别,同音字组词练习。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有感情朗读。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4、回顾历史故事。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5、体会寓言的魅力。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板书:寓言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再读课文体会,注意语气,重点词句的指导。四、创编故事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五、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板书设计:鹬蚌↘↙相争(互不相让)↓↓渔夫得利《鹬蚌相争》教案篇2一、复习、激趣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寓言故事。(板书:鹬蚌相争)2、图片中哪个是鹬?哪个是蚌?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谁能用课题中的一个字来说明?3、他们为什么发生争执?是怎么争的?结果又是这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4、开始学习之前,老师想看看昨天大家的'预习情况。出示词组:伸出啄肉用尽力气威胁合上夹住毫不示弱没费力气一齐捉住喜笑颜开(1)、指名读词,相机正音。(2)、齐读词语,边读边思考:为什么三排字的颜色不一样?(3)、那么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好吗?(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1、刚读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他们为什么而争?(1)我们来看看第一自然段。这段文字抓住了鹬、蚌的什么来写?(板书:动作)(2)这么多动词把刚才鹬、蚌相争的原因描写得很生动,谁来演一演?(3)齐读感悟。2、我们知道他们在用动作相争,那么接下来他们又是怎么样争的呢?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告诉老师这两段内容抓住了什么来写的?(板书:语言)(1)指名读句子。(2)分角色朗读,体会“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内在含义。(3)争出结果了吗?他们还会怎么样争执呢?谁来说一说?(4)相机板书:两败俱伤。(5)鹬跟蚌就这么相持着,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夜幕降临,他俩还在僵持着,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没有人愿意先放手。最后让渔翁捡了一个大便宜,所以这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