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的意图,进而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②着力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达到对不同的问题用相对应的知识来说明,同时对所调用的知识与试题要求相对应时,要达到针对性强,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正确结合。③加强对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训练,准确地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释和描述要达到精、准,符合高考要求。④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在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阶级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论证。结合材料时,要有创新性,不能生搬硬套。2.学习情感目标通过对各种能力的训练、培养和提高,逐步解决学生遇到主观题时不知从何处下手,进而“照猫画虎”,“望文生‘意’”,“张冠李戴”等弊病,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二、教材处理本节为《经济常识》第五课“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的习题课,通过习题讲解,使学生加深对“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财政及税收的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理解和运用。1.教学重点①积累和消费的关系②财政的作用③税收的性质和作用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教学难点对材料的分析和对所给设问要求的切入过程。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通过分解材料启发学生找出与材料相对应的基本知识点,最后经过整合在大脑里形成答案。3.教学设计26、27、28、29(2)题侧重于训练培养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9(1)旨在着力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9(3)旨在训练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方法(讲授法)1.围绕题中材料所给的信息,提取对应的知识并再现相应的基本理论。2.肢解材料,具体一一对应相应的知识点。3.综合分析过程,归纳总结答案四、效果评价(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