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文科综合能力的几点做法河北安平中学赵倩随着高考文科综合科目的设置,如何在立足本学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也就成了广大历史、地理、政治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广大教师在积极探索、勤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吸收众多同行的宝贵经验,谈一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文科综合能力的几点做法,敬请不吝赐教。一、从基础年级开始,逐步向学生渗透综合思维。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能指望在总复习阶段一蹴而就,而必须在搞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早日着手培养。同时历史学科知识包罗万象,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就为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此,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精心设计一些学科内综合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更是巩固基础知识所必需的。如我在世界史教学中,在学完相关基础知识后,就设计了这样一道学科内综合问题:资本主义列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几种?这就需要学生综合分析英、法、美、德、意、日、俄各国的相关知识。显然,通过分析这一问题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维。二是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有许多历史问题是可以而且必须进行跨学科分析,才能充分理解其前因后果。如“二战时,为什么法西斯德国偏偏选在1941年6月22日突袭苏联”这一问题,如果仅从历史角度分析,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因为6月22日北半球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天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苏联又有大片领土处于北极圈以内。选择6月22日这一天最有利于德国军队展开进攻,打击苏联的军事目标。这样通过跨学科的分析,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对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大有益处。总之,在基础年级就逐步向学生渗透综合思维,就为高三年级的综合复习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就不仅需要历史教师提高驾驭本学科知识的能力,还要熟悉其它学科知识,才能游刃有余,收到实效。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大力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由于文科高考综合试题大多以时事热点和重大现实问题为背景设置问题,因而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纵观这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我们总能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强烈的现实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继续把学生束缚在教材的狭小天地里,当学生面对着充满了现实气息的文科综合试题时,就可能感到一片茫然。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大胆走出教材的“象牙塔”,去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开拓知识的视野,积累相关知识。因为学生分析问题总是以其原有的知识为思维背景,知识越丰富,则思维的背景也就越广阔,问题也就越容易得到解决。所以我们应该大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特别是关于中国社会热点、世界发展潮流、国际问题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能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广阔的思维背景。为此,我们史、地、政三科教师共同采取措施,密切协作。具体的做法有:让学生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如为学生订阅《人民日报》、《半月谈》等报刊,组织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节目;从网上下载有关中国社会热点和国际问题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时事简报和卡片,并定期交流,取长补短;举办主题丰富的专题讲座,如利用重大历史纪念日举办历史讲座,就重大现实问题举办时事讲座,利用“世界人口日”、“国际环境保护日”等举行地理讲座;让学生尝试写作时事小评论,发表自我见解。另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有意侧重时政热点和重大国际问题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做到既“谈古”又“论今”。总之,文科综合考试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状态,,应该做到立足课堂,胸怀中华,放眼全球,引导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这是文科综合考试提供给我们的全新导向。三、在专题复习阶段,改革传统的专题复习内容,立足历史学科主体知识,并向政治、地理学科有机渗透。众所周知,文科高考综合试题不再顾及知识的覆盖面,而是大大突出对学科主体内容的考查。这是因为主体知识反映了学科的本质内容,而本质内容的综合才是最有意义的。所谓历史学科主体知识就是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历史发展趋势和集中反映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基本线索。主体知识不仅和教学重点完全一致,而且往往能够和时代发展相联系。这也是文科综合考试考查的重点。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专题复习的一些陈旧做法,对于那些主体知识之外的或是与现实无法联系的专题知识,如农民战争史等内容,尽可能进行淡化处理。我们应把复习的重心放到学科主体知识特别是与现实联系紧密的主体知识,构建崭新的专题知识体系,并注意进行跨学科渗透。首先要引导学生梳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