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道路作者:徐勇摘要:本文从历史“以农”到制度主“统筹立国城乡发义的角度考察了我国从展”的发。认为展道路我国现“以农转变”。这一立国代化的基础性历史起制点是度使我国的在农“以”的业文农立明时国代领先于世界。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国家战略发“统生了筹城”。变化这一乡发,经国展历了五个阶段,最后演化为家发展战略,不是一时之策,而具有长远价值,并会演化为规范意义的制度。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时代遗留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制度创新。当今中国仍然具有突出的政策治国的特点。政策决定国家的制度和基本走向。而中央文件。近几1号文则是政年的中。201件都是0策的具央涉农的体载体年的1号文中央件题目是《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它标础的意志着我见,也体国解决现了中三农问国发题正在向深度扩展展道路的特性。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容,是指导我国发展的政策,并将形成具有长。那么这一制期规范,其制,度演进度由何意义的过程如而来制度何将会导致社会发生如何变化?这是需要学界进一步加以探讨的。本文将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认为现今的视角探“以农城乡统索这一立筹发展问题的历史起点是国”的基,它经础性制历了一,最终度个复杂演进到的历史城乡统变迁过筹发程展。一、“以农”的历立国史起点及发展路径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的生成是某一历史进程的具体遗产,强调制度的演进特定的制度起点相关。今天由过去而来,过去规制着今天。这一历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人们思说是吻合自己创,但是他们并的造自己不是的历史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①]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作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选择是以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为依据的。即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传统的国家,是一个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城乡差距明显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世界农民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正在经历着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度里,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主要在于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落后、农民增收困难。而这都涉及到现代化进程中工农、城乡两种不同产业和不同区域的发展差距问题。城乡发展差距问题又是长期历史形成的,并因此有自己的特点。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人类进入文明形态的门槛。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先后产生了畜牧业与农业、手工业与农业、商业与农业三次社会大分工,并形成了立国的基础和现代化启动前的基础性制度。在前现代社会,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基础性制度作为立国的基础,并制约着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条件和路径。第一类是“以牧立国”的国家。这些国家被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地理环境恶劣,流动性和掠夺性强,难以积累财富,也无法形成稳定的制度。如蒙古民族征服世界但不能统治世界,满族入主中原实现向以农立国的转型。直至“二战”以后,一些游牧国家依靠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才向现代文明国家转型,但转型异常艰难。游牧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资源型国家有财富,但缺乏强大的制造业和有影响力的制度群。这类国家和地区主要依靠丰厚的资源维系社会的发展。而那些资源缺乏的国家则仍然处于前现代社会之中。第二类是以商立国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分布于海洋地带,有经商的传统。在前现代社会,由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农业文明相对落后,而商业文明相对活跃,并得以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率先一步:一是商业与手工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而手工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前奏。欧洲的城市主要是因工商业性的“市”而生。二是商业社会重视交换,“互通有无”,既可以促进产品种类的增加,又能够积累财富。商业社会的特性是贱买贵卖,追逐利润,不断扩大商业领域和范围。地理大发现成就了商业民族,使之成为海洋国家。三是商业是发生于陌生人之间的行为,需要通过契约关系来规范行为,形成系统化的制度。正是依靠这一制度系统才使人们的发明创造得以保护并延续,从而成就了工业文明。最后,出于经商的需要,建立了以保护国民财富和经商自由为导向的现代国家,“持剑经商”,并因此能够建立广泛的殖民地,形成世界市场,使财富总量得以迅速增长,从而率先走向现代工业文明国家。现代工业文明国家的重要特点是有发达的农业,但农业产值比例很小;有一定范围的的农村,但城乡差距不大;有富裕的农民,但农民人数不多。因此,在发达国家已基本不存在城乡差距问题。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农立国”的国家。“龙”的传人实际上是“农”的传人。农业社会的特点是以生产产品为主,稳定性和持续性强。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士农工商”,以农为本。“民为邦本”的民主要是农民。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