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当前,我国处在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相互激荡,交互推进,正在引起中国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企业纷纷改制,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造成流动人员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流动人员中的党员数量日益增加。部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不落实、教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突出,部分“无家可归”的党员缺乏归属感,党员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出现弱化。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薄弱,覆盖面不广一是对流动党员的查找力度不大。一方面,有些改制企业单位党组织在移交党员时,对移交对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不清楚,社区工作人员如果不认真核对,想办法查找,就会造成明明党员已经转入,而开展活动时却找不到人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很多社区辖区范围广,党员多,由于办公场地未做必要宣传,使得想转组织关系的党员找不到党组织;有的社区所辖单位繁杂,未能摸排属地归口单位,使得所属党组织、党员基数不清。二是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破产企业下岗党员下岗后一直没有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原单位也没有组织他们过组织生活,加之自身家庭困难,下岗后一直对组织和单位心中充满怨气,更不用说主动到社区报到和登记,他们便将一肚子怨气发泄到上门登记的社区干部头上,话语尖酸刻薄,有的甚至连门都不让进。诸多流动党员对社区工作的不理解,造成社区工作人员产生着不想管、不愿管、不好管的思想。三是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方法不多。由于流动党员是近些年涌现出来的社会现象,没有可借鉴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加之流入党员无隶属关系、流出党员无联系方式,给社区工作造成“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的结果。此外,社区工作人员人少事多,缺乏足够的精力。有些社区,虽然为流动党员建立了党支部,但是由于组成人员无正常收入、无固定工作,他们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对其他党员实施管理,更谈不上开展活动,造成“人来就管,不来不管”的现象,未能体现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流动党员的教育缺乏好的方式方法一是流动党员的党员意识不强。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淡薄,发展意识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不能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自己,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有的甚至思想蜕变,腐化堕落或自暴自弃。二是流动党员的教育方式不新。有的地方党组织未分清流动党员的类别,采取同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党员认为学习无非是读读书、看看报,失去兴趣;有的地方党组织未摸清流动党员的生活状况,一味要求参学率、出勤率,使得下岗失业党员及生活困难党员更加有思想情绪。三是流动党员的活动设施不全。有的社区缺乏应有的党员活动阵地,给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带来困难。有的新建党支部无办公用房和办公经费,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二、为流动党员“安家”的主要作法在2005年开展的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了奠定工作基础,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开展,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我区全面组织实施了党员“安家工程”,通过“找、查、追”等多种途径,共为4596名党员安了“家”,占需“安家”党员总数的97.3%;新建党组织80个,其中,党委5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70个。通过实施党员“安家工程”,我们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安家”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流动”的状态,让党员有党组织归属,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在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工作中,我们采取多措并举,通过“两找两建”(即“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建立党组织、建强党组织”),为党员建“家”;理顺组织关系,让党员有“家”;畅通联系渠道,让党员回“家”;解决实际问题,让党员想“家”。第一,在“找”党员上“动真格”。我们把“安家工程”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工作,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对辖区单位进行地毯式查找。一是千方百计“找”。为了使“安家工程”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按“五三二”的标准千方百计“找”党员。“五”即“五找”,就是对“三无”(无地址、无联系方式、无音讯)党员通过找邻居、找亲属、找朋友、找同事、找原单位,多方进行查找联系;“三”即“三公开”,就是在“两找”工作中向全体党员发放一封公开信,公开社区党组织名称及办公地点,公开党组织负责人、联系人的电话。“二”即“两个务必”,就是每个党支部务必要对所辖的企业单位、每个居住区上门查找,务必要把所有移交来的党员按名册全部找到。二是千辛万苦“查”。我们以社区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