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InternationalLogistics)课程类型:学科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20401513课程学时:54学分:2适用专业:本科国际商务、国际经济贸易开课时间:3年级2学期开课单位:经贸学院商务系大纲执笔人:潘健雯大纲审定人:蔡玉龙、乐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作日益密切,随之而来的国际间的商品、物资的流动便形成了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都需要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国际贸易促进了物流国际化,而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物流》是一门专门研究如何组织货物在国际间合理流动的专业理论和实务课,是为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限定选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物流的概念、作用及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口岸与报关,国际货物运输与国际物流的仓储业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能了解和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并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国际物流的特点与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报关,国际物流运输业务与仓储业务,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2、教学难点:国际物流标准化、国际物流国家管制与报关业务、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业务、保税仓库与保税区。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国际物流》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地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解说,辅以课堂互动和多媒体演示、实训、课后自学、复习思考等手段,并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相关法规、实际操作的变化。力求做到理论与实务兼顾,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54学时)1.概论51.1国际物流的概念、作用及特点理解1.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理解1.3国际物流的信息支持系统了解1.4国际物流标准化了解1.5国际物流流动路径了解2.国际物流中的贸易业务基础82.1国际贸易术语掌握2.2国际货物包装理解2.3国际货运代理理解2.4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理解2.5国际贸易支付理解2.6进出口商品检验理解2.7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了解3.国际物流口岸33.1国际物流口岸概述了解3.2我国主要口岸了解3.3世界主要港口了解4.国际物流报关84.1国际物流国家管制理解4.2国际物流报关业务掌握5.国际海上货物运输85.1概述了解5.2国际货物运输海上通道了解5.3集装箱运输掌握5.4出口货运业务掌握5.5进口货运业务掌握5.6中转货运业务掌握5.7海运提单掌握6.国际陆上货物运输46.1国际公路货物运输理解6.2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理解7.国际航空货运业务47.1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基础知识了解7.2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方式理解7.3国际航空运输货物的程序掌握7.4航空货物运价和费用理解7.5航空货运代理与航空货运单掌握8.国际多式联运68.1国际多式联运概述理解8.2国际多式联运业务掌握8.3国际多式联运单证掌握8.4国际陆桥运输及OCP运输理解9.国际物流的仓储业务69.1仓储业务概述了解9.2国际物流仓储业务掌握9.3保税仓库与保税区理解10.《国际物流》课程期末考查2五、考试范围与题型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概论20%国际物流中的贸易业务基础5%国际物流口岸4%国际物流报关15%国际海上货物运输15%国际陆上货物运输6%国际航空货运业务10%国际多式联运15%国际物流的仓储业务10%试题型与分数比例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本课程采用日常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等)和期末考查(开卷笔试或课程论文)两种方式。课程总评成绩,形成性考核占50%,期末考查占50%。六、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陈洋主编,《国际物流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参考资料:(1)黎孝先主编,《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2)唐渊编著,《国际物流学》,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3)杨志刚、杜小磊编,《国际物流实务、法规与案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谢国娥编著,《海关报关实务》第三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5)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编,《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2006年版)》,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6)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编,《2001-2005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试题新解》,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