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报告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报告篇1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年,党委以深入贯彻学习四项监督制度为抓手,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四个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今年,共提拔干部**人。其中,科级,副科级**人,干部业务**人。现在我代表党委就今年以来干部选拔任用情况作如下报告,请大家审议:一、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情况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求,党委坚持把四项监督制度列为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强化贯彻执行四项监督制度的严肃性,并将四项监督制度编印成册,发至各位领导、纪委及组织部门,要求各位领导、纪委及组织部门把四项监督制度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反复学习,切实提高对四项监督制度的正确理解、运用和执行的能力。二、严格要求,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做到两个坚持,强化用人标准和原则。为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支敢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委认真把握用人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把握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1.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用好的作风选人。党委始终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重实绩,重公认,把一批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好共事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为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及管理工作,党委近期正研究制定《干部管理办法》,使干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2.坚持德才兼备标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一是突出以德为先,注重政治标准。党委在每次调整干部之前,都会根据发展和需求实际提出调整原则和细化标准。二是突出以实绩取人,注重群众公认。在选用干部过程中,坚持看成绩和贡献,把群众公认作为考察提拔干部的重要环节。三是突出公平公正,注重任人唯贤。(二)严把三个关口,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1.严把推荐考察关。采取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实地考察、个别谈话及与考察对象直接面谈等程序进行全面考察,提高了考察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2.严把酝酿关。一是个别酝酿,对拟任人选,党委主要领导、分管干部领导及组织部门负责人在领导之间对拟任人选进行个别沟通、征求意见。二是在个别酝酿的基础上,召开书记办公会进行反复酝酿。三是在会召开前,就拟提拔干部人选与纪委、监察、综治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并征求意见。3.严把讨论决定关。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时,坚决执行《领导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凡涉及干部任免事项,都坚持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的规定,并做到没有经过组织考察的不研究,人事方案未经充分酝酿的不研究,群众有反映、纪检监察部门没有查清的不研究。(三)落实四项权利,充分发扬干部选拔工作民主。一是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坚持在考察前把推荐的职位及条件、被考察人选、考察组成员、考察目的在考察单位进行考察预告,给职工群众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渠道。二是落实职工群众参与权。在推荐、测评工作中,明确规定职工群众参与推荐、测评的范围、人数和比例,扩大职工群众参与面。三是落实职工群众选择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在民主推荐、测评中得票数相对较高的干部确定为重点考察对象。四是落实职工群众监督权。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和任职试用期制,对职工群众反映较大的干部坚决不予任用。对在任前公示中有举报的,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对试用期满的人员,经考核胜任后,才办理正式任职手续。今年1月份,经试用期考核合格,党委对等**名同志进行了正式任职。(三)积极探索健全五项机制,增强干部工作活力。一是积极探索正职拟任免人选征求全委会意见制度。二是坚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党委对干部作出任免决定、宣布任免前,党委主要领导、分管干部领导和组织部门都要与每位任免的干部进行谈话。三是坚持领导述职述廉制度。坚持每年年终进行干部考核,考核中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单位主要领导都要对本部门、本单位在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情况、履行职责情况等进行述职述廉。四是改革用人机制,下放用人权限。在正在修订的《干部管理办法》中,党委明确规定单位(部门)不推荐,党委不任命。这项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基层单位及部门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实现党委领导和单位(部门)指导的有机结合。五是大力探索和尝试,在职工中选拔干部。根据近年来干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以往工作经验,今年选拔了一名表现特别优秀的职工到**单位担任职务,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三、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甚至不作为的现职干部的教育惩处力度,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机制,采取诫勉谈话、免职或降职等组织措施,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严格进行处置。二是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制度。重点突出领导评价、支部评价、对口部门评价、群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