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庸中的经典句子中庸中的经典句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庸中的经典句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庸中的经典句子11、义者,宜也。【释义】义就是去做人应该做得事。2、君子素其位而行。选自《中庸·第十四章》。【释义】君子按照自己当时所处的地位行事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同“预”。指预先有计划、有准备。立:成功。废:失败。【释义】凡事预先有准备,计划周密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释义】上天所赋予人的气质,就叫做人的本性;人能依照这本性去做事,就叫做天地间的正道;(在上位的人)能修养好这天地间的正道,(推而广之,让别人仿效学习)就叫做教化。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释义】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6、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选自《中庸·第十九章》。【释义】别人只用一分力气做到的,我就用百分力气去做;别人用十分力气做到的,我就用千分力气去做。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选自《中庸·第二十一章》。【释义】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8、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释义】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9、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释义】所以,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也自觉地警惕谨慎,在人们听不见的地方也仍然战战兢兢。没有什么隐秘可以不被发现,没有什么小事可以不被显露,所以君子在二人独处的时候也十分小心谨慎。10、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释义】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中庸中的经典句子21、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3、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5、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6、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7、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8、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9、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10、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1、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12、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1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14、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15、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6、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1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18、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19、故居上不骄,居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20、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21、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22、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2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24、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2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6、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27、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28、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29、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30、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31、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3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33、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34、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35、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36、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