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类学或人类特征史,应当分为两类:一是心理学,即关于理性灵魂的本性的讨论;二是解剖学,以此来揭示人体结构或构造。人类学是一门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回答关于人类自身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它是从各个方面综合地考察人类、研究人类的生物性及其文化的发生、进化和当代的变异。第一个给文化下定义的是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她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人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籍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三种:一为实地参与观察法(田野调查方法):指对一个社区所进行的直接和持续的观察,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有特色的研究法。全面考察法:采用这种方法,人们在选择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全面考察与之相关联的问题。比较法:比较法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人类学的四大传统分支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应用人类学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普同论:世界上现存所有的人类都是同一属性,任何一人群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进化。全貌论:给出一个“局内的”关于社会文化的全貌图景。整合论: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适应论:人类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即人类的生存在于适应环境)。文化相对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一切文化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人类已经发展出五种生计方式:狩猎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集约农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方式。狩猎采集:依靠自然存在的资源获取食物的生计技术。初级农业:用比较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对一切作物进行的栽培。初级农业有两种类型:粗放或游动耕作为主的初级农业;以木本植物为主的初级农业。集约农业:是指采用技术手段(灌溉、施肥、轮换耕作)来保证土地能够长期使用的农业方式。畜牧业:畜牧业是一种以饲养大群动物为主的食物生产技术。它通常出现在降雨量低的地区。或者说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决定生计方式多样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技术发展水平;2.环境。一、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因素决定人类的社会特征和文化特征)早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体液理论体液理论认为人有四种体液:黄胆汁、黑胆汁、痰和血液,分别代表火、土、水和血。四种体液在身体中相对比例的不同造成个体在体格和人格上的差异。而体液的相对比例又取决于气候条件。简而言之,在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理论中隐含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是:气候决定体液的相对比例,进而决定人的体格和人格。二、可能论(环境可能主义文化生态学及文化唯物主义)环境可能主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博厄斯所开创的历史特殊论学派在文化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持环境可能主义立场。环境可能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较弱的环境决定论,它认为环境不是积极地模塑人类文化,而只是在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上作一些限制,它只是指令事物的可能性。换而言之,环境不是严格地限制文化发展。文化生态学:斯图尔德于1955年开创的文化生态学复活了人类学家对环境决定论的热情。他的主要观点是具体(specific)的环境模塑着特定(particular)的文化特征。他暗示文化特征有两种类型: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文化特征和其余留物(remainder)。前者实际上就是文化核(culturalcore),它由社会的经济部门组成,与生计活动密切相关;后者又称次级特征或二级特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许多方面及仪式行为。文化唯物主义: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所有的文化特征包括技术、居住模式、宗教信仰与仪式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他认为,马克思的观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是文化唯物主义的核心。三、生态学的观点(生态系统途径及民族生态学)在六七十年代,生态人类学逐渐产生生态系统途径和民族生态学两种研究路径。生态人类学采用了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了生态系统途径,即在生物圈的某些被划定界限的部分内,全部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通过物质交换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物质交换系统中,人类、其他的生命体及非生命物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的层次分细组器个种群生生子胞织官体群落态物系圈统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