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PAGE\*MERGEFORMAT1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4页小学教学教学计划汇编6篇小学教学教学计划汇编6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教学教学计划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教学教学计划篇11、教学目的:通过书法课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2、教学形式: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3、展览形式:书法班的展览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4、教学进度:以周为单位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5、教学内容: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具体教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第一周1、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能够初步认识中国书法2、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掌握书法的基本姿态,为今后的书法学习作铺垫第二周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横掌握横画的基本写法2、包含横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横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第三周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竖掌握竖画的基本写法2、包含竖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竖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第四周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撇掌握撇画的基本写法2、包含撇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撇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第五周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捺掌握捺画的基本写法2、包含捺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捺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第六周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提掌握提画的基本写法2、包含提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提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第七周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点掌握点画的基本写法2、包含点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点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第八周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钩掌握钩画的基本写法2、包含钩的简单字练习了解钩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第九周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折掌握折画的基本写法2、包含折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折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第十周1、毛笔楷书结构的写法上下结构掌握上下结构字型的安排规律,熟练完成练习2、有关上下结构字的练习掌握结构的同时,能够独立临帖第十一周1、毛笔楷书结构的写法上中下结构掌握上中下结构字型的安排规律,熟练完成练习2、有关上中下结构字的练习掌握结构的同时,能够独立临帖第十二周1、毛笔楷书结构的写法左右结构掌握左右结构字型的安排规律,熟练完成练习2、有关左右结构字的练习掌握结构的同时,能够独立临帖第十三周1、毛笔楷书结构的写法左中右结构掌握左中右结构字型的安排规律,熟练完成练习2、有关左中右结构字的练习掌握结构的同时,能够独立临帖第十四周1、毛笔楷书结构的写法双合结构掌握双合结构字型的安排规律,熟练完成练习2、有关双合结构字的练习掌握结构的同时,能够独立临帖第十五周1、毛笔楷书结构的写法包围结构掌握包围结构字型的安排规律,熟练完成练习2、有关包围结构字的练习掌握结构的同时,能够独立临帖,尝试创作第十六周1、毛笔楷书结构的写法半包围结构掌握半包围结构字型的安排规律,熟练完成练习2、有关半包围结构字的练习掌握结构的同时,能够独立临帖,尝试创作第十七周1、总结考试检验学期成果2、发放书法小明星证书。小学教学教学计划篇2本学期为了更好的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毅志、品质,使之健康的发展。搞好学校的常规工作建设,以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我校的工作实施要点,使学生健康成长。一、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1、学校教导处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课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2、认真进行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学科中有意识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的学生健康教育。3、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各项指标达标。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利用学校的板报针对每一时期的重点进行宣传教育。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三、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