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在伞的周边装饰有规律的纹样,感受装饰画的韵律美。2、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小花伞》、范例、塑料吸管活动重点、难点:学习在伞的周边装饰有规律的纹样。活动过程:1、出示范例,引发兴趣:教师撑着小花伞,引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这是什么?你喜欢吗?我们今天一起来学做小花伞好吗?”引导幼儿观察伞面纹样的排列规律。“这些纹样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每一格画着一种花纹。”2、幼儿绘制伞面花纹:教师集中讲解纹样的绘制方法。幼儿作画。3、制作小伞:按照伞面的线条折叠出伞的褶皱。用吸管替代伞柄,将伞面与伞柄粘连起来。幼儿撑着自己绘制的花伞,相互欣赏。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活动准备:1、面食图片、《大馒头》音乐,装有各种小点心的流动小商店2、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水杯、一次性桌布。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1、教师:小朋友好,今天我们的流动小商店来到了中三班,那小朋友仔细观察商店里放着什么?你认识这些糕点吗?它们都用什么原料做的?2、教师:对的,是面粉,小朋友真聪明,那面粉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幼儿通过看、闻、摸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3、教师小结:面粉是白色,没有味道、粉状的、轻。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特性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刚刚小朋友看了我们的小商店里有很多好吃的糕点都是面粉做的,那请你想想还有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幼儿自由回答,如:面条、馒头、花卷、包子等,然后欣赏面粉制品图片)3、教师小结: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三、尝试和面,探索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1、师:怎么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2、鼓励幼儿猜想:一勺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3、教师现场试验,寻找出合适的水和面粉的比例,如一勺面粉加一杯水等。提出操作要求:将面粉倒入盘中,用手指挖成井状,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要及时揉捏面。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四、中华小厨师1、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用面团做成的,都是厨师叔叔阿姨们发明的,今天我们也来当个中华小厨师,来发明好吃的东西好吗?2、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五、展示作品,结束活动。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小点心送到我们的小商店吧,用微波炉加热熟就可以吃了。面粉是一种很有营养的粮食,它可以帮助小朋友长出好身体,小朋友可以常吃。同时,面粉是农民伯伯很辛苦种出来的,小朋友不能浪费。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过程,进而感知诗歌内容;2.学习诗歌,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3.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活动准备:有过桥的经验,课件,搭"小桥",操作卡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有秩序地依次走过"小桥"进入活动室.2.你刚刚过小桥时有什么感觉?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桥?二.理解图意(逐幅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逐一讲解诗歌)1.小朋友看看这条河上架着一座什么桥?小竹桥走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呢?2.今天小熊来过桥了,小熊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的`心里怎么样?3.被谁看见了?它们会怎么说呢?4.小熊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有人来帮帮小熊就好了,你们愿意帮它吗?怎么帮它?5.我们看谁会来帮它了,原来是小鲤鱼.小鲤鱼不能扶它,只能鼓励它.6.看,小熊怎么样了?它过了桥心里怎么样?小鲤鱼也很高兴,乐得尾巴摇.三.完整欣赏诗歌(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诗歌)提问:1.小熊开始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情?2.它害怕时,有谁看见了,它们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3.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了?四.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打开操作卡,边看图边朗诵诗歌)提问:1.诗歌中你喜欢谁?为什么?2.你们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小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刚才你们过小桥时就很勇敢,勇敢的孩子们,跟着我一起来学学小熊过桥吧!中班教案篇4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及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