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水利工程 / 文档详情
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doc

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水是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要素水,是生命的源泉,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需要多种自然资源,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水又是调节地球气候的主要因素,为地球上的生物创造了适应生存与繁衍的条件。当今世界上一些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污染和酸雨等都与水量和水质有关,森林砍伐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也是由于改变了地球上水的分布与水的循环状况而产生的。水量不足引起的旱灾和水量过多引起的洪灾,更是水对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我国的人口、耕地、大中城市、工农业生产及主要交通设施大多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因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历来人烟稀少,土地利用率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景观上南方多青山绿水,风景宜人;北方多荒山秃岭和戈壁沙漠。两地差别这么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西北、华北严重缺水干旱和缺水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干旱主要指自然状况,缺水则是自然、社会经济、工程设施等综合效应。我国水资源评价是以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为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分界的标准。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在西北部。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带,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8%,其中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的干旱地带约占27%,包括内蒙、宁夏、甘肃北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以及藏北高原大部分地区,由于干旱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密度低,需水也受到扼制。我国的华北平原,年均降雨量多在500-800毫米,属半湿润地带,历史上资源供需条件较好,区内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因此,耕地、人口密集,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工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华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超越了当地的供给能力,恶化了水环境,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也是当今急需解决水资源配置的地区。水资源配置由来已久水是不可缺少的资源,而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自然分布常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要求,而且其利用价值也因时因地而异,洪水对洪灾区是一种祸害,如能控制或转移到缺水地区,则可成为宝贵的财富。水又是一种可循环再生并可转移易地利用的资源,因此,需要对水资源进行人为的控制和调配,使之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布局要求,并能适时适量地满足农田灌溉、城乡供水、防洪、发电等水的需求。一方面水资源配置,促进了水工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水工技术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又能提高水资源配置水平,二者相辅相成,使水资源配置范围及规模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由近及远不断扩展。我国古代早已兴建过中小河流间、平原河流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著名的都江堰工程为公元前3世纪中叶,战国强秦蜀太守李冰主持兴建,将岷江干流丰富的水源引入内江,具灌溉、防洪、航运、漂木等多种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成都也成为历史上繁荣的名城,战国末期,秦国利用蜀地的富饶资财供应军用得以灭楚并统一全国。又如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也为跨流域调水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水资源配置工程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建了江苏的江水北调工程、广东东江向深圳和香港供水工程,还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大入秦等。长江及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向海河、淮河的年引水量已达200亿立方米。古老的都江堰工程向东引水进入嘉陵江流域,供水范围从成都平原扩展到川东南和川东北丘陵区,灌溉面积由解放初期的300万亩增长到1000多万亩。美国、加拿大、原苏联、印度、巴基斯坦等一些国家,也都建成相当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发展必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国家体制和经济模式并不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南水北调支撑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幅员辽阔,有条件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水资源配置,不必囿于局部地区自生自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是我国的长期国策,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应满足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缺水地区要节流也要开源,丰水地区也要使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目标必须通过大范围的水资源配置来实现。我国的南水北调指从南方丰水的长江,向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引水,是远距离、跨流域、跨省市、大水量的水资源配置工程。这一宏伟构思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认同,众多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基础性研究和方案论证,形成从长江东、中、西三条线路引水的基本格局。东线从长江下游江都引水,沿京杭大运河向北逐级提水北送,主要向华北平原东部供水;中线先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还可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沿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西部新建输水总干渠,向华北平原中西部自流供水;西线从长江上游干、支流引水,穿越巴颜喀拉山脉进入黄河上游,主要向黄河上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