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理与教学现在的杜郎口中学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就连学校放假期间很多人都把杜郎口中学作为自己充电学习的好去处。整个假期杜郎口中学的老师都在忙碌于给全国各地的老师做培训……很多人学习杜郎口只关注了杜郎口课堂教学的“336”模式——3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3模块:预习、展示、反馈6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还有的只关注了学生排位方式的改变。不到两周又恢复原样还有一些学校也象杜郎口一样四面安装了黑板所以很多人说:“杜郎口是不可以复制的,杜郎口根本学不成。‘杜郎口模式’只能在杜郎口中学这片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难道杜郎口真的象有些人说的这样吗?要是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到底值不值得推广呢?事实上是现在有一些学校已经在学习杜郎口的基础上赶超杜郎口了,在我们中国名校共同体中就不乏这样的学校,如河北的天卉中学、沧州的派尼学校、灌南新知、山东昌乐二中等。这些学校中有公办的、民营的;有高中还有小学;有农村的还有城乡结合部的……如果学不成,这些学校的成功又说明了什么呢?如果没有可学之处,全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校、老师三番五次地到杜郎口学习呢?如果没有可学之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学校专门派出骨干教师到杜郎口进行三日或者七日研修呢?甚至有的学校派出领导到杜郎口进行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挂职锻炼?如果没有可学之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知名专家到杜郎口考察呢?如果没有可学之处,为什么每周周末、每年的寒暑假会有那么多的老师被邀请去做课堂观摩、报告交流等培训活动呢?但凡有思想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和辨别能力。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成功了,刚才提到的那几所学校也成功了,但是还有许多学校没有成功,为什么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1.没有决心,摇摆不定。随大流的比较多,全国上下推行课改,都在学习杜郎口,有些学校和老师迫于形势不得不学,基于这种原因来学习的大都不会成功。2.没有思路。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思路,课堂改革也是如此,以课堂为切入点,推动课堂改革不外乎就是抓好两方面,一方面是老师如何教,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传统课堂只是关注老师如何教,至于学生是否愿、乐学、是否会学就不管不顾了,其结果是教和学脱节,效率不高。而杜郎口的课堂改革首先改变的就是老师教的方式,让老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促进了教学。当然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一部分老师来说可以说是痛苦的,因为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大脑中形成的固有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因此教改首先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3.没有力度,知难而退。教改中可能会遇到来自许多方面的压力,有家长的、社会的、教师的甚至有时是学生方面的,如果一遇到难处就打退堂鼓、知难而退的话,结果只能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半途而废。顶住压力,坚持做下去,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压力产生动力,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一刀切”。就拿杜郎口的当初和现在来说吧,“0+45”分钟的课堂,肢体语言的运用、脱稿表达的问题、板书全员参与的问题等。4.照搬照抄。不可否认杜郎口确实有得天独厚的教改条件,学生的朴实,老师们的敬业、乐业,但这不是杜郎口成功的主要原因,这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学校都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校情,教改中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推动教改,方可有成效。5.管理跟不上。教学改革与管理是同步进行的,管理为教改铺路架桥,如果一味地搞课堂教学改革,忽视对教师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改革不会成功。管理和教学就好比人的两条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软一手硬就得小儿麻痹症”。①崔校长(一把手负责制)↓副校长(后勤、业务)↓②学校两大科室(质检组、考评组)(学校没有教务处与政教处)↙↘六个学科③三个年级(学科主任)(年级主任)↓↓④班主任↓各科教师﹦班组老师一、考评质检中心人员的选拔与任用1.主任的选拔。学校竞聘,竞聘演说与民主投票结合的方式选拔出质检组与考评组的主任。2.成员组成。各学科组推荐本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考评质检组成员。二、考评、质检中心的职责。1、负责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动态的过程性考核与评价,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2、负责对学科、年级、教师进行动态过程的考核评价,为学科、年级、教师及时反馈正确有效的信息,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促进。三、评估的原则1、科学性。考评质检中心的工作是为学科、年级、教师反馈教育教学信息,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考评质检中心制定考评原则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国家的办学、方针、原则,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保持高度一致。2、导向性。考评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