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政策分析第一章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分析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公共政策的含义其内涵包括:1、制定政策的主体——社会公共权威。2、公共政策的目标有服务于统治阶级和公共服务的两重性。3、公共政策的过程,具有阶段性。4、公共政策是一个体系。5、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功能。6、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从政治的角度了解公共政策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政策市场与政策的比拼,一场没有结局的争论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一、公共政策的本质与特征二、公共政策的类型初始政策与反馈政策:根据政策活动的阶段性特征,政策可以分为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这是以同一项政策的创始或调整为标准所作的类型划分。初始政策就是最初制定的政策;反馈政策就是在其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正后的政策。例如:医疗政策实质性政策与象征性政策:政府所制定和颁布的政策有一些并不具有实质性功能。它们的存在只具有符号作用,表现出象征性特征。这倒不是政府说了不做或不能去做,而是根本就不想具体去做。政策制定者没有为这类政策的执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及其相关的其它条件。象征性政策不同于实质性政策,其目标不在于产生明显的物质性效果,而在于影响社会公众的思想意识或价值观念。例如:“教师节”的设定三、公共政策的作用第三节公共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第二节政策活动者三、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第三章政策决策体制与政策工具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决策体制第二节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类型:3、混合工具:信息和规劝:政府向社会发布信息,说服人们做还是不做某事。-容易使用,而且稳定-是一种民主手段-相对软弱,效果有限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第一节模型概述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二、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三、渐进主义四、小组意识模型(从众心理)五、精英理论六、制度理论:七、博弈理论:八、团体理论:九、系统理论:十、过程模型(阶段途径)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二、批判性理论林德里奇1982年《批判性决策-一种社会选择的新理论》中提出批判性理论(证伪主义)的思维框架:认为对政策的辩明没有效果:价值选择难以确定标准,受主客观条件制约难以测定方案的绝对正确性;三、试验性理论1975年美国布鲁金斯研究会组织的研讨会提出的:认为政策制定往往是在对预期结果没有充分把握下进行的,因此进行可控制的实验或小范围的试点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四、取舍理论源于正统的经济学原理;认为由于任何一个目标都会有它的机会成本,采取某项政策或追求某种目标,就必须舍弃其他政策或牺牲其他目标。典型例子: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工业发展/环境保护政治民主/政治安定第五章政策过程第一节政策问题与政策议程公共政策问题内涵:理解公共政策问题二、政策议程创立政策议程的途径:第二节政策规划与政策预测◆价值分析的方法:人为研究意识形态分析决策分析预测分析面谈德尔菲法◆政治分析政治分析的内容:决策者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需要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二、政策预测(二)政策预测的方法第三节政策论证与政策建议一、政策论证:所谓政策论证是指,决策人员要向有关方面说明和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政策应当被采纳,这个方案是基于什么基础(价值基础、事实基础、知识基础)而被选中或被制定出来的。政策论证通常是在不同意见的相互辩论之中完成的。(郭巍青.卢坤建《现代公共政策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政策论证的基本因素在实际政策方案的论证中,分析者可依据不同的条件与需要,谨慎地选取某一种或某几种方式进行研究,对于那些复杂问题,甚至有可能综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论证。二、决策与心理三、政策建议政策建议的方法:1、目标图形化:是一种用来排列目的、目标及其与政策方案的关系2、价值澄清:确定并划分那些支持政策目标选择的价值前提方法-明确一个政策或项目的所有相关目标-明确所有受政策目标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列出每位相关人所赞成的目标的价值前提-将价值前提分类,包括为解释目标提供基础的前提和为目标合理性提供理由的前提。3、影子价格:内涵:是在不能取得市场价格或市场价格不可靠时对成本和收益的货币价值进行主管估计的方法。-可比价格:分析人员使用可比价格或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消费者选择:分析人员通过个人在给定的无形物品和货币之间进行选择时的行为来估计无形物品的价值。-调查分析:分析人员用访谈或回收问卷的方式对居民进行调查。-补偿成本:分析人员通过纠正无形价值所需要的行为价格,估计无形的价值(如废水过滤)4、制约因素图形化:将防碍实行政策项目的限制条件和障碍进行分类的方法。包括:-物质制约-法律制约-组织制约-政治制约-分配的限制-预算的限制第四节政策采纳与政策合法化一、政策采纳:政策采纳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