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未选择的路》第一课时导学案课题:《未选择的路》课型:新授执笔:徐龙凤审核:时间:2012-9-5【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及作者创做的背景2、掌握象征手法,体会“路”的象征意3.在人生旅途中的岔路口,选定目标,坚定地朝前走。【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象征手法,体会“路”的象征意难点:在人生旅途中的岔路口,选定目标,坚定地朝前走【教学方法】朗读法:反复吟读,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1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复备:我们作为职高生,我们未来的道路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怎么去选择呢?二.新授1、简介作者2.朗诵课文了解背景1912年放弃教书来到英国写诗,原本教书:平坦之路现在写诗:幽寂荒凉之路。朗诵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给课文下列字注音伫()立芳草萋萋()涉()足3.分写课文(1)朗读课文,给每一小节加上小标题。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问题探究】这首诗写了诗人对路的”选前之望”“走中的想”“将来的忆”,他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选前之望:走中的想:将来的忆:(3)再读课文A林中的两条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B“久久伫立”“极目望去”有什么表达效果?C“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结:本诗歌弗罗斯特式的“始于情趣,终于智慧。”它描绘了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本文写作特色:1)巧妙地构思朴素无华2)取材自然风光,含义隽永3)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内心独白)【课堂作业】1、作者的第一本诗集是()A《山的间隔》B《白桦树》C《孩子的意愿》D《少年的意志》2、诗句“我在那路口久久___________,我向着一条路___________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横线处应填词语为()A站立,极目B伫立放眼C伫立极目D站立放眼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7月26日,在黎巴嫩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杜照宇不幸遇难。正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盟地区论坛第十三届外长会议的外交部长李肇星向杜照宇的家属发了唁电,并转达了论坛会议主席、马来西亚外长和与会各国外长对中国政府和杜照宇全家的深切的慰问。B国内外的一流大学,大多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但历史的长短并不是决定一所学校能否成为国际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C为了“让我们的眼睛成为所有城市人的眼睛“,重庆的一对年轻人把自己到农村去的真实体验及记录的农民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带到网络上来了。D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三.作业1、朗诵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2.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理解“路”的象征意3、诗人在诗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