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对我国的影响也是长远的、全方位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149638.htm"\t"_blank"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创新是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问题,也推动了低碳技术创新。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环境、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366759.htm"\t"_blank"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契机,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在这场被认为继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之后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中国站在了与发达国家同一起跑线上,怎样在这次工业革命中,顺势而动,抢得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主动,值得深思。一、以观念的大突破、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破除三种观念。即破除以GDP为硬道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破除以粗放型经营为主要模式,忽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破除以物质享受为幸福标准,追求高消费的生活观念。另一方面,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与人、经济与社会协调统一的整体生态发展观,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也能发展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辨证观,把“经济要发展,生态更要保护”,“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等科学理念贯穿到乐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坚持发挥政府、企业和广大群众多方联动的合力观;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统筹兼顾观,着力解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防止出现新的污染和破坏。二、以产业的强关联、强聚集,发展低碳经济。一是制定产业规划。将发展低碳产业列入乐安“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将低碳战略全面融入“十二五”规划,并把低碳标准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针和衡量尺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度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二是加大政策扶持。抓紧制定低碳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低碳产业发展基金,建立相关的公共技术平台,在经费、人才和项目推广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加大政府扶持引导,结合政府低碳产品采购等激励措施,多渠道拉动低碳经济投融资,逐步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扶持力度。三是发展循环经济。紧紧围绕矿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着力引进能促进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污染环境少、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四是完善监控体系。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三废”的综合利用,用环境管理体系来保证企业生产的清洁化和对环境污染的减量化、无害化,使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三、以城市的宜环保、宜居住,发展低碳经济。一是坚持低碳理念规划。结合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按照“现代开放式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将低碳理念纳入第四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中,并制订乐安低碳型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同时,对城市天际线、水际线、山脊线实行严格保护和控制,超前实施城市景观设计,划定绿化保护禁建区和控建区,严格保护绿地。二是坚持低碳理念建设。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采取梯度开发方式,在各个时期灵活调整各个功能区域的碳排放和减排目标,使整个城市的碳排放指标不至于因为经济快速增长而出现大幅提高。全面实施城区道路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启动垃圾填埋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环保项目,力争到2020年,城市绿化率达60%。三是坚持低碳理念经营。在发展城市经济时,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节能环保型产业集聚区。四是坚持低碳理念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充分整合环保、气象、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力量,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对城区生态环境、空气质量等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预警预报。四、以消费的更科学、更合理,发展低碳经济。一是注重政府引导。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1认证企业的产品,将低碳经济和资源节约的指标纳入指令性的指标范畴。通过采购计划拉动低碳经济的需求,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二是广泛宣传教育。把低碳消费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着力加强环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