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物流专业配送知识发达国家的配送发达国家对配送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在表述上有区别。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认识,配送就是送货。美国配送的英语原词是Delivery是送货的意思,强调的是将货送达。日本对配送的权威解释,应该是日本工业标准JIS解释。"将货物从物流结点送交收货人",送货含义明确无误,配送主体是送货。当然,现代经济中的送货也必定比历史上送货有所发展,这种发展是竞争的产物,受利润和占领市场驱使,想方设法使送货行为优化,于是实践上出现了送货时车辆合理调配、路线规划选择、送货前配货、配装等。发达国家的配送发展及现状。一般的送货形态在西文国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说是随市场而诞生的一种必然市场行为。尤其是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在买方市场情况下,必然采取各种各样推销手段,送货最初便是作为一种不得已的推销手段出现的。仅将其作为推销手段而不认识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手段,在有些国家持续了很长时间,甚至出现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仍然如此,很多企业直到70年代仍然将送货看成"无法回避、令人讨厌、费力低效活动,甚至有碍企业的发展",正是反映了这种现实。从历史上曾采用的一般送货,发展到以高技术方式支持的、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手段的配送,也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许多国家甚至到80年代才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国外一篇文章提到,"在过去10年里,这种态度和认识有极大转变。企业界普遍认识到配送是企业经营活动主要组成部分,它能给企业创造出更多盈利,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手段"。在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配送方式和手段也有很大发展,尤其突出反映在以下几方面:配送共同化的进展。初期送货,是单独企业为主体,为满足用户配送要求,出现了配送企业车辆利用率低,不同配送企业之间交错运输,交通紧张,事故频繁等许多方面不合理。例如:日本于60年代开始的"共同配送",是在各个公司效率低而且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才被采用,如果在本公司就能建立合理化配送系统,也就没有必要考虑共同配送了。但近来的发展,已上升到从大范围考虑合理化,致力于推行到整个城市,所有地企业的共同配送。配送计划化的进展。初期配送,强调即时较多,即完全按顾客要求办事,而并不是按顾客的合理要求办事。制定合理计划而不是完全按顾客要求那样进行配送,是高水平的计划配送的一大进展。计划有效地促进了配送合理货,由于可采用大量发货减少收费,也受到用户的欢迎。配送区域的扩大。近此年,配送已突破了一个城市范围,在更大范围中找到了优势。美国已开展了洲际配送,日本不少配送是在全国范围或很大区域范围进行的,如日本东京的三味株式会社的全国性配送系统,日本Asica配送系统,日本资生堂配送系统等都是全国性的配送系统。直达配送的进展。不经过物流基地中转,在有足够批量且不增加用户库存情况下,配送在"直达"领域中也找到了优势,因而突破了配送的原来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对于生产资料而言,直达配送有更广泛的应用。⑸计算机管理配送的进展。随配送规模的扩大和计算机的微型化,计算机管理配送取得很大进展,这个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与处理,甚至建立了EDI系统;二是计算机辅助决策,如辅助进货决策,辅助配货决策,辅助选址决策等,美国IBM公司率先建立了配送车辆计划和配送路线的计算机软件。三是计算机与其他自动化装置的操作控制,如无人搬运车、配送中心的自动分拣系统等。(6)配送劳动手段的进展。配送劳动手段做为支撑配送的生产力要素,是进展很大的领域。到80年代,发达国家配送已普遍采用了计算机系统、自动搬运系统、大规模分拣、光电识别、条型码等。配送制的问题与对策物资配送制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科学的社会化流通体制和一种最为合理高效的现代化物流方式。其基本含义就是流通主体单位按照生产企业的要求和生产进程,在流通据点对生产企业所需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配置、加工、备齐,并按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定点、定时、定量送交生产企业。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压缩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实现生产企业少库存甚至"零库存",以降低社会生产的总成本。西方称之为利润的"第三源泉"。据1996年的有关资料表明,在生产资料经营中通过配送实现的份额,美国31%,英国59%,德国61%,日本69%,且为社会生产节约成本10%〜20%。在我国,物资部门在计划体制年代采用的"送货上门"、"代供代销"、"配套供应"、"流通加工、按需供应",尽管含有配送的因素,但对配送制的系统认识、引进和试行,则是80年代以后的事。多来年的实践证明,物资配送制的推广与发展对发挥国有物流产业的优势和主渠道作用,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物流体制,合理配置资源,稳定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示了重要作用。不少物资主管部门和物流企业从市场竞争谋取生存角度考虑,把配送制作为一种从用户需要到用户满意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