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MP3的加工与制作1、资讯MP3生产制作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MountingTechnology简称SMT)是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它将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压缩成为体积只有几十分之一的器件,从而实现了电子产品组装的高密度、高可靠、小型化﹑低成本﹐以及生产的自动化。这种小型化的元器件称为:SMD器件(或称SMC、片式器件)。将组件装配到印刷线路板或其它基板上的工艺方法称为SMT工艺。相关的组装设备则称为SMT设备。目前,先进的电子产品,特别是在计算机及通讯类电子产品,已普遍采用SMT技术。国际上SMD器件产量逐年上升,而传统器件产量逐年下降。SMT:SurfaceMounting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SMD:SurfaceMountingDevice表面贴装设备SMC:SurfaceMountingComponent表面贴装组件PCBA: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装起源于1960年中期军用电子及航空电子1970年早期SMD的出现开创了SMT应用另一新的里程碑1970年代末期SMT在计算机制造业开始应用.今天,SMT已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航天电子及信息产业.SMT生产车间现场1.5为什么要用表面贴装技术(SMT)1.6SMT之优点1.7SMT工艺流程三、SMT主要生产设备反映在组件尺寸上的贴装精度:Chip组件的尺寸微型化演变反映在引脚间距上的印刷及贴装精度:QFP,SOIC组件的Pitch演变锡膏的改变:清洗制程到免洗制程的转变SMT制程SMT技术目前的两个发展方向:1---01005组件的应用2---无铅制程的应用(现在已经导入)01005的应用可以让目前的电路板尺寸成倍的缩小,进一步促进电子产品微型化;而即将出台的防止铅污染法规则要求必须执行无铅制程。SMT技术正处在一个迎接变化的时刻﹒SMT生产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富有挑战性﹒SMT工程师也将因此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总结:SMT目前是最流行电子产品组装方式之一,从60年代初至今,SMT设备经历过手动到半自动到全自动,精度由以前的毫米级提高到目前的微米级,SMT组件也逐渐向短、小、轻、薄化方向发展。SMT的制程难度不断加深,制程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包括无铅制程(Leadfree)和0201甚至01005组件技朮都已应用,更高技术已提上日程。资讯2:常见SMT焊接工具被动元件在有电信号应用时,元件的基本特性不会改变。如:电阻,电容,跳线,二极管,电感主动元件在有电信号应用时,元件的基本特性会改变。如:变压器,集成电路(IC)SMT基础知识一、电阻(Resistor)在PCB上一般用符号“R”表示,电阻是一种具有一定阻值,一定几何形状,一定性能参数,在电路中起限流、分压作用的元件。单位是欧姆(Ω)。SMT基础知识三、电容(Capacitor)电容在PCB上一般用符号“C”表示,电容是由两个中间隔以绝缘材料(介质)的电极组成的,具有存储电荷功能的电子元件。三种类型:电解电容有极性钽质电容片式电容无极性单位是法(f)、微法(µf)1微法=10-6法钽质电容(Tantalum)电感在PCB上一般用符号“L”表示。SMT基础知识五、二极管(diode)二极管是一种单向导电性元件,是一种有极性的元件。二极管在PCB上一般用符号“D”表示。SMT基础知识六、晶体三极管(三极管)(transistor)晶体三极管是具有放大功能的元件,在PCB上一般用符号“Q”表示。SMT基础知识七、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组成电路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及其互连布线,通过半导体工艺或者薄、厚膜工艺(或这些工艺的结合),制作在半导体或绝缘体基片上,形成结构上紧密联系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IC是有极性的元件,在PCB上一般用符号“IC”或“U”表示。在业界对IC的称呼一般采用“类型+PIN脚数”的格式,如:SOP14pin、SOP16pin、SOJ20pin、QFP100pin、PLCC44pin等等。SMT基础知识IC第一脚的辨识方法SMT封装介绍SMT封装介绍MELF:圆柱形元件,二极管、电阻等SOIC(SmallOutlineIC):小外形封装集成电路。SMT封装介绍集成电路(IC)类SMT封装介绍--集成电路(IC)类SMT封装介绍--集成电路(IC)类SMT封装介绍--集成电路(IC)类SMT封装介绍--集成电路(IC)类μBGA(μ-BallGridArray)微型球栅排列。锡球更加精细,在0.35~0.3㎜之间。1、单面SMT(锡膏):锡膏印刷→CHIP元件贴装→IC等异型元件贴装→回流焊接2、一面SMT(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