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将高中课程分为艺术类、文科类、理科类、公共课等四大类艺术类:音乐、美术;文科类:历史、思想政治;理科类: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公共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学生所修课程:公共课+所选科目,三门基础课分学年学习,如高一学年学习哲学基础,高二学年学习经济学基础,高三学年学习心理学基础;选课办法:除公共课外至少选择剩余3个课程类别的2个,总共所选课程数至少2门,最多4门;减少曾经文理科制度下的课程内容,减轻学习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高中一年级所开课程:公共课+历史+思想政治+心理学基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音乐+美术;高二学年开始选课;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最强的时期是在1-18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由于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正式进入社会之后少,往往他们在这一段时间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这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就是最初的创新。然而当今的教育体制并没有很好地迎合他们的这一本性,很多学校采取的是高压政策,强迫学生学习,高中时早上6:30到晚上11:30基本上都被确定好了该做什么,手机、MP4、杂志等更是被老师定为违纪物品,殊不知这样做的同时遏制了他们的本性,久而久之,他们的思维空间也不再广阔,原先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也渐渐消失,换言之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渐渐消失。很多一线教师都知道这种体制的缺点,往往老师说的最多的是“现阶段就是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教育制度是这样,我们只能去适应”。问题的关键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制度,这种制度的本质是“以分数论英雄”,这就必然导致“题海战术”等现象的出现。一味的啃课本,做有标准答案的题目,结果是他们的创新能力一步步丧失。下面是我的关于招生体制的建议:文科类性质的课程试题实行差别评分制如:总分在90-99之间的统一记为A,80-89记为B。批改文科性质的试卷时主观因素影响大,采取差别评分制可以削减这一误差。所有的课程试题都必须要有明确的层次性,考试的目的不只是为了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而是合理的区分各层次人才,试题不能难倒一大片,也不能“放过”一大片,出这样的试题放在招生考试中没有意义。增加创新试题的量,所谓创新试题就是不拘泥于类型化和传统型的题目,但也不能胡编乱造,要有理性。在学生的电子档案中增加荣誉栏,里面填写的是该生高中期间所获得的荣誉,但是这些荣誉必须是教育部认可的可以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依据的,如一名高中生在教育部认可的全国性辩论赛中获得最佳辩手称号,可是他的考试成绩并不高,对于这样的偏材我们要尽可能提供优秀的条件使其的才能得到更好地培养和发展,这在现今的招生体制中是做不到的。增加自主招生的院校和自主招生的名额,如:985工程所有大学都拥有当年计划招生总人数的8%的自主招生的名额,这样就可以让更多无法被高考选拔出来的偏材获得更多地被选拔的机会。阅卷时间延长至7月底,这样就有了将近50天的阅卷时间,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快速阅卷带来的误差,不会出现一个人一天改2000份试卷的现象了。共享国内几大考试的考试设备,如公务员考试、高考、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实行全程摄像头监考,全部考场配备信号屏蔽仪。将每学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算入其高考总分。李四进入高中:高一学年: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哲学基础、历史、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音乐、美术;学年结束参加学业水评考试并将其成绩按20%的比例加入高考成绩;学业水评考试科目:哲学基础、历史、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高二学年:选修化学、历史、美术,公共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经济学基础;参加了教育部认可的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举办的全国古体诗歌写作大赛并获全国一等奖;学年结束参加学业水评考试并将其成绩按20%的比例加入高考成绩;学业水评考试科目:化学、历史、美术、经济学基础;高三学年:化学、历史、美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心理学基础;学年结束参加招生考试,考试成绩按60%加入高考成绩;考查科目:化学、历史、美术、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学基础;第一学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哲学基础D(60-69满分100每10分降一阶)、历史A(标准同哲学)物理学72、化学88、地理学、75;总分:D+A+72+88=D+A+160,20%总分=D+A+32第二学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经济学基础C(标准同哲学)、化学90、历史A、美术B总分:A+B+C+90,20%总分=A+B+C+18;招生考试成绩:语文B(标准同哲学)、数学88、英语85、心理学基础A(标准同哲学)、化学90、历史A、美术B总分:A+A+B+B+263,60%总分=A+A+B+B+157高考成绩:(D+A)+(A+B+C)+(A+A+B+B)+207;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