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1页XX县区核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项目名称:XX县区核桃基地建设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XX县区林业局1.3项目负责人:张守诚1.4建设性质:新建1.5建设地点:XX县区14个乡镇1.6建设规模:4万亩1.7总投资:基地建设总投资2555万元,其中:基地建设投资2480万元,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投资75万元。1.8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555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补助资金1480万元,农民投工折资800万元,县上自筹275万元。1.9效益估算。工程建设完成5年后,新增优质核桃园40000亩,年产核桃4000吨,产值达4800万元,每年可增加项目区人均收入800元。2、项目背景2.1项目提出理由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同时应该看到,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总体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市场化程度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均大大落后与城市,这些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当前,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本项目正是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着眼于宁陕实际和发展提出对于改善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林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县区是XX省重点核桃主产区之一,目前核桃年产量已经达到1000余吨,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县委,县政府调整农业结构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县发展核桃7万余亩,预计到2015年,XX县区核桃总产量将超过3000吨,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然而,目前该县核桃种植普遍存在分散、规模小的问题,缺乏统一、完善销售网络,核桃品种老化,栽植管理粗放,特别是资金困难,导致全县核桃产业发展缓慢。只有以项目扶持为依托,帮助农户购买苗木、肥料等生产资料,农户投入进行核桃种植与管理,县林业部门对核桃种植过程和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提供技术指导和组织销售网络,核桃产业就会有突破性发展,农户利益就能得到保障,广大老百姓就会得到更多实惠。项目实施以后,预计可直接带动XX县区14个乡镇60多个自然村7000余户农民发展核桃,辐射带动全县核桃产业发展。3、项目区基本情况XX县区位于秦岭南坡中段,地处XX县区西北部,北和长安、XX县区、周至接壤,南与石泉、汉阴、汉滨区相连,东同镇安、柞水交界,西与佛坪比邻。地理坐标东经108°02′23〃—108°56′48〃,北纬33°07′11〃—33°50′38〃。全县南北长130公里,东西110公里,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该县属亚热北缘性气候,气候温湿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2.3℃,年7℃积温4500℃,一月平均温度零下0.6℃,七月平均温度23.4℃,日照时数1668.4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8%,年降雨量899毫米,无霜期216天左右。土壤以山地棕壤为主,ph6.5-7.6。全县辖10镇4乡,98个行政村。2007年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2万人。2007年人均纯收入1940元,属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XX县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国道210公路贯横镇内南北,距西安121公里,西汉高速公路县内里程90公里,境内交通发达,公路通村率为99%。4、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目标4.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民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4.2建设原则根据XX县区高XX县区不同地类,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当地水、热、光、土等资源,以科技为先导,采取政策调动,利益驱动,典型带动,实施核桃基地建设,加快农民增收步伐。4.3建设目标建设优质核桃基地4万亩,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后年产核桃4000吨,增加收入4800万元。5、项目建设规模布局5.1基地确定原则①立地条件好,能集中连片,有一定便利交通条件。②行政村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实施。③干部、群众素质高,积极要求参与基地建设。④项目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较为方便。依据基地确定原则,基地确定在全县14个乡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