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年级2012-2013第一学期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十四编制:苑学平审核:郑丽2013-12-24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十四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十四)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非选择题:(共两个大题)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批评他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戊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材料三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以上材料均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判断梁启超批评的对象是谁?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2)根据材料二判断“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的最合适的人选是谁?并回答他是如何做到“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的?(3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救国救民族方案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先生救国救民族方案出现的必然性。(6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倾向。——摘自《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材料二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摘自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21日)请回答:(1)结合你的认识,指出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主要历史依据。(6分)(2)结合你所学知识,归纳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6分)(3)根据材料,结合你的理解,扼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共同点。(3分)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十三)(十四)第六单元参考答案:选择题:1--5AACCC6—10DABCB11—15DACBD16—20AABBB21—25DBBBB26—30CDBAD非选择题:1、(12分)(1)洋务派。(1分)批评有道理。(1分)因为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只学习两方先进的技术,拒绝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2分)(2)康有为。(1分)他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效法日本走君主立宪道路来摆脱民族危机。(2分)(3)孙中山的方案: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必然性:洋务派企图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方案来自救,拒绝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结果以甲午战争的惨败而宣告破产;维新派企图用君主立宪的道路来摆脱民族危机,结果遭到顽固派的镇压;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想以此换取清政府的同情和支持,同样难逃失败的厄运。因此,用民主革命的方式拯救中国是当时历史的必然选择。(6分)2、(1)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起来;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集体逐步制定和执行了使革命由惨重失败转为不断胜利的战略和各项政策,并在消除党内左、右倾错误的过程中,实现了全党空前团结和统一。(6分)(2)基本条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呈多极化趋势;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和失误,特别是“文革”教训,提供正反两方面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