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活动方案实用的读书活动方案合集八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活动方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读书活动方案篇1营建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大山后小学以建设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引领广大师生“走进五千年文明、品读祖国经典美文”,与经典为友、与名著为伴;引导师生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积极倡导师生阅读,以提升文化素养、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阅读积累”为突破口,以内容充实、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热情,为学生快乐成长创建理想的.乐园,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舞台,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二、活动主题:好书伴我成长三、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2、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3、通过活动,大力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4、通过活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提高读写能力,务实文化底蕴,真正体验到:我读书,我成长!我读书,我快乐!四、活动口号:1、与好书交朋友。2、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3、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五、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蔡天启副组长:许金剑许承妙组员:王爱华李斯兰各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六、活动安排及要求:(一)准备阶段(第三周)1、宣传发动学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创设读书氛围。2、设计学校读书活动方案,设计各类读书活动。3、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二)启动阶段(第四周)1、启动仪式(1)举行“书香校园”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读书的好处,倡议全体师生多读书,读好书。(2)明确本届读书活动主题,活动口号。2、班级做好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1)班级出一期黑板报,介绍读书方法,推荐经典书籍,让班级充满浓浓的书香。(2)各班充分利用好墙报,适当布置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读书的气氛。(3)布置、完善图书角,设立图书管理员,制定借阅制度。(4)开放班级图书角,备有借阅记录。(三)活动阶段(第四至十九周)教师读书活动:1、每位教师每学期要精读2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或文学作品,撰写读书心得。2、“我为孩子诵经典”。每位语文教师利用早读、阅读课等时间为学生朗读经典作品。3、举办一场全体教师现场写作比赛。(12月上旬)学生读书活动:1、国学经典我诵读。一、二、三年级每周必背《三字经》及一首经典诗词;四、五、六年级每周必背《弟子规》及两首经典诗词。(集体展示评比)2、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要读2本好书;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要读4本好书;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要读6本好书。(学校推荐书目)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读书笔记。3、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4、九月份结合学校“为恩师点赞”活动,举行一场《老师我想对您说》主题征文赛。5、十月份结合“爱国”主题活动,开展诗歌朗诵会。6、十一月份开展以“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7、十二月份开展读书手抄报展评活动。8、一月份组织一场读书知识综合竞赛。备注:各班应保证学生在校读书时间(要求早读10分钟,午读10分钟,下午放学前10分钟),并倡议家长把睡前半小时定为“家庭读书时间”让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四)总结阶段:(第二十周)评选班级“读书星”,整理各种材料等上交教导处,学校根据内容、形式、效果等评比“书香班级”。读书活动方案篇2根据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国职工中开展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劳社厅函[XX]289号),为组织好全国职工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读书征文活动(以下简称读书征文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活动安排(一)组织动员阶段(XX年8月)。各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总工会、团委联合成立省级组委会,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读书征文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属地原则,广泛发动,指导好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参加读书征文活动。(二)读书学习阶段(XX年9月)。各单位劳资(人力资源)、工会、团委分工配合,做好宣传、发动和实施工作。要在大厅、楼道、宣传橱窗、食堂、车间等场所广泛张贴《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系列宣传画》,增强宣传的直观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广泛发放《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有条件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