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科版化学高考仿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醇的沸点比乙烷的沸点高,原因是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B.乙醇分子中的水分子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C.乙醇在铜催化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乙醇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乙醛D.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答案:A解析:A.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这使得乙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破坏这些相互作用力,即乙醇的沸点升高。而乙烷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其沸点相对较低。因此,A选项正确。B.乙醇分子中并不直接含有水分子,而是由乙基(−CH2CH3)和羟基(−OH)组成。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是羟基中的氢原子,而不是乙醇分子中的“水分子”。因此,B选项错误。C.乙醇在铜催化下加热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这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但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时,会被彻底氧化为乙酸,而不是乙醛。因此,C选项错误。D.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这是因为它们分子中都含有羟基(−OH),羟基中的氢原子可以被钠置换出来。但乙烷是饱和烃,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不能与钠反应。因此,D选项错误。2、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应紧贴试管壁,以免液体溅出。B.测量溶液的pH值时,应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然后观察颜色变化。C.使用酒精灯时,应先用酒精灯点燃,然后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D.在实验室中,若发生酸碱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滴加液体时应垂直滴加,避免液体溅出;B选项错误,测量pH值时应先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在pH试纸上;C选项错误,使用酒精灯时,应先用火柴点燃,再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D选项正确,若酸碱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以减轻伤害,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残留的酸碱。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和氯水都含有氯离子B.氯气和液氯都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氯气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可用来漂白棉、麻、纸张本题主要考查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掌握氯气、液氯、氯水、次氯酸以及次氯酸钙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的关键。A选项: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它是纯净物,只含有氯气分子(Cl2),不含有氯离子(Cl−)。而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其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因此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它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只有当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后,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同样没有漂白性。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氯气本身并不具有漂白性,而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因此,C选项中的说法“氯气具有漂白性”是错误的。D选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钙(CaClO2),其中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漂白棉、麻、纸张等。所以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醇B.聚氯乙烯C.纤维素D.硅胶答案:D解析: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通常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A选项聚乙烯醇、B选项聚氯乙烯和C选项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而D选项硅胶是由硅酸凝胶经过干燥脱水而成,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因此,正确答案是D。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D.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A选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或质子数)进行递增排列的,而不是按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虽然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通常决定了其族序数,但存在特例。例如,He和Mg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它们并不在同一族(He是0族,Mg是IIA族)。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这是元素周期表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虽然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通常相同,但副族元素和0族元素并不遵循这一规律。例如,在副族中,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不同;而在0族中,除了He(最外层2个电子)外,其他元素(如Ne、Ar等)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或2,对于第二周期的0族元素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