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引进教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八荣八耻”教育中主渠道作用,让“八荣八耻”教育入耳、如脑、入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创设一个知理守法、诚实守信、自强自立、民主温馨的和谐校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初中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当前,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均出现了一种不良的错误倾向,只重视教学生文化知识,忽视教他们做人的道理。造成不少初中学生不爱劳动,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的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给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德育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工作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没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美好灵魂的人是不可能的。青少年最大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总是从教师的身上寻找自己行为的规范和道德标准。因此,教师的思想境界、言谈举止、衣着仪表等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的行为规范、为人师表是我们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也就不能把学生教育好。2、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学生,那就根本谈不上教育。学生在校,远离父母,如果一个教师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只要学生客客气气地尊敬他,服服帖帖地听从他,而他对学生的衣食起居、忧愁患难漠不关心,那么他永远也得不到学生的尊敬。在关心学生的同时,还必须充分信任学生,教师的信任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幸福和自豪感,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信任,是对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安慰,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3、教师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教师要把一碗水端平,对学生无论家境贫富、门第高低、学业好坏、表现优差,都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那些生理上有缺陷、表现差、学业差的学生,往往是学生轻视、家长丧气,我们要更加耐心地进行引导。当前,不少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对优等学生做错事采取“一好盖百丑”的态度,而对差等学生做错事则采取指责、训斥、甚至挖苦等,挫伤了差等生的自尊心。可见,教师平等相待学生,能够使学生扬长避短,更有利于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4、教师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人为本。人的个性心理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征,是比较稳定的个别差异性,人类有他的共性,又有他的个性。素质教育既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又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就要首先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然后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办法进行引导。自尊心强的学生,平时能自觉遵守纪律,偶尔有过失,不宜采取直接批评,而应采取旁敲的办法;表现差、学业差的学生,容易丧失信心,教师应尽量在他们的身上找出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业好的学生容易骄傲,教师应给他一定压力,并指出他在某方面的不足;调皮的学生好面子,教师可以通过“交朋友”等方式使之靠拢在老师身边,便于及时引导。总之,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采取灵活多样,新颖别致的办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