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参考书目第一讲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与内容一、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与组织形式性质: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创造、金融服务组织形式:包括外部组织形式及内部组织结构二、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演变从建国至1978年底,可概况为“大一统”的银行体系;1979年—1983年底,可概括为“混合型”的银行体系;1984年—1993年底,可概括为“中央银行”体制1994年至今,商业银行制度的确立和调整三、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体系国有商业银行(4)股份制商业银行(11)地方性商业银行(112)渤海银行、淮海银行、东北振兴银行、浙江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内、外部条件(一)内部条件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本金;要有一大批量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要落实从业人员的权责利;(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外部条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第一讲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与内容七、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内容(一)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金,各项具体业务的经营管理都是围绕这一主线而开展,而资金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变量,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具体内容资本金的经营管理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贷款业务的经营管理证券投资业务经营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表外业务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思考题第二讲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经营管理第二讲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经营管理第二讲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经营管理第二讲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经营管理银行的资本最佳需要量,就是总资本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资本金与总资产比率所决定的资本金数量。最佳资本需要量原理是对资本成本与银行资本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反映了银行资本需要量与银行资金成本及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之间的内存联系。这种概括和反映仅仅是一种理论抽象,难以具体用在银行资本的评估与衡量之中。在具体分析银行资本是否适度时,需要用一些具体的指标或公式。(二)资本适度的衡量1、资本/存款比率(大于等于10%)2、资本/资产比率(大于等于7%)3、资本/风险资产比率(大于等于15-20%)4、纽约公式5、衡量资本适度的新方法纽约公式衡量资本适度的新方法由于西方各国关于银行资本量定义的不统一,资本充足率也没有规范标准,从而导致了在国际范围内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混乱。为了使国际银行业系统减少经营风险,确保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经营更健全、更稳定,并消除国际银行业不平等竞争的根源,如何统一国际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并制定银行资本充足比例的国际监管条例,已成大势所趋。四、《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金《巴塞尔协议》是1975年2月成立的国际性常设跨国银行监督管理机构“银行管理和监督行为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国际统一银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文件的统称。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1983年5月第二个《巴塞尔协议》1988年7月第三个《巴塞尔协议》1996年1月第四个《巴塞尔协议》1997年9月《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新资本框架协议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新资本框架协议2001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继续延续1988年巴塞尔协议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突出强调国家风险的风险监管思路,并吸收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的银行风险监管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三个支柱的原则,进而提出了衡量资本充足比率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次,新协议对风险的认识更加全面。1988年协议内容主要是针对信用风险而言,而新协议中有关风险的定义扩大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各种因素,基本涵盖了现阶段银行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以保证银行资本充足性能对银行业务发展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引起的风险程度变化有足够的敏感性。三是除标准法外,允许银行运用内部评级法来衡量和测算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使新的监管规则有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吸收现代大型银行管理风险的各种先进经验。新巴塞尔协议的特点1.新协议坚持了1988年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并提供了难度不同的、可供选择的更为灵活的风险衡量方式2.新协议提供了外部评级与内部评级的选择方案3.新协议调整了利率风险的资本要求和监管方式,增加了对于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充足率新协议适当扩大资本充足约束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本套利行为。例如,1988年的资本协议不对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比率作出要求,使得许多银行为了逃避资本约束纷纷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