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刑法 / 文档详情
“赔钱减刑”的法律定位与价值探讨.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赔钱减刑”的法律定位与价值探讨.doc

“赔钱减刑”的法律定位与价值探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环渤海地产信息网http://www.dichxx.com/“赔钱减刑”的法律定位与价值探讨【摘要】由一起案例引起的“赔钱减刑”的争论一度如火如荼。但如果客观冷静地了解案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法官作出判决的前提依据,就会发现“赔钱减刑”的说法欠缺科学与公允。它实际上是赔偿民事损失可以在刑事量刑上予以从轻或减轻考虑的一种行刑理念,可定义为赔偿可从轻或减轻原则。这种理念从合法性角度考察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从合理性角度考察赔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从轻或减轻处罚合乎常理。当然,赔偿可从(减)轻原则需要相应的规定加以规范才具有可操作性。【关键词】“赔钱减刑”;赔偿可从(减)轻;谦抑性;社会危害性“赔钱减刑、花钱买命”,一度成为部分民众对司法机关冷嘲热讽的利器,也把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向了舆论是非的风口浪尖。生命分高低贵贱,富人可花钱买命等词汇充斥着报纸、杂志及电视传媒的版面。甚至有偏激者称要准备5万块,去东莞杀个人。[1]然而,探讨问题是要建立在清楚了解及合理分析的基础上的,对于“赔钱减刑”的是是非非,需拨开重重迷雾,还原事实真相,才能给出一个科学的判断。一、“赔钱减刑”的法律定位2005年11月1日晚9时左右,被告人王某、赖某、周某抢劫并致被害人蔡某死亡。在公诉机关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蔡某的家属也依法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蔡某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因为该案的发生,一家的生活陷入困顿,女儿面临失学。得悉此情况后,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办案法官多次组织案件的双方当事人进行细致的调解。被告人王某的家属同意先行赔偿5万元,蔡某的家属对此结果表示满意。王某也表示要痛改前非,并将积极对被害方作出赔偿,以获得对方一定程度上的谅解。最后,法官根据双方真实意思表达,并依照法律,对被告人王某作出一定程度的从轻处罚,一审判决死缓。上述案例即是“赔钱减刑”一词产生的源头。的确,从本案直观可以看出,被告人因赔偿了5万元而免于死罪(死刑立即执行),似乎有花钱买命的嫌疑。但是,客观分析下我们会发现,这种叫法极其片面。首先,本案只是因为赔偿了物质损失而获得“减刑”的个案,不能因此得出“花钱可买命”的定论。因为其他可能被判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甚至拘役、管制的案件,也有可能因被告人的主动赔偿而得以从轻处罚。其次,“减刑”一词太过武断。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犯罪分子,且发生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而本案中是由死刑立即执行“减”为死缓,众所周知,死缓作为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也是死刑,故无所谓“减刑”,况且是发生在判决作出之前,更不符合刑罚执行过程中这一特性了。所以,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从轻了。第三,本案之所以能赔偿获得从轻处罚,有个重要前提就是被害人的同意。所以不是所有的赔偿都可以从轻处罚的,至少要取得被害人的同意与谅解。那么,用“赔偿可从(减)轻”替代“赔钱减刑”,应该更为准确些。故本文也将沿用“赔偿可从(减)轻”这一概念对此现象进行相关的法理解读与思考。其实,早在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和第5条第1款中,就已经包含对“赔偿可从(减)轻”的相应条款。该司法解释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按照正常的逻辑,上述规定中所指的“量刑情节”应该指的是量刑有关的从轻、减轻情节。二、赔偿可从(减)轻原则的合法性考察—刑法的谦抑性刑法“谦抑性”这一术语从20世纪末经由日本刑法学理论逐步导入中国刑法学者的视野,并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步转型而愈来愈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2]刑法的谦抑性,又称刑法的经济性或节俭性,在国外也称为谦抑主义。陈兴良教授提出:谦抑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刑罚替代措施)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3]。谦抑性,是刑法的重要价值之一,它体现了刑法的限制机制,是现代刑法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刑法走向的必然趋势。从中外学者们对刑法谦抑性内涵的界定来看,刑法谦抑性作为一种思想理念和价值诉求,至少关涉着这样一些要素:第一,刑法的补充性和最后性。第二,刑法的宽容性。第三,刑法的有限性和不完整性。下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赔偿可从(减)轻原则是否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首先,刑法的谦抑性决定了刑法具有补充性和最后性。刑法谦抑性价值所蕴含的刑法的补充性是由日本学者平野龙一等人和我国陈兴良、张明楷等学者所倡导的,意指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应优先考虑制裁力弱的措施,即优先考虑适用一般部门法。这种观点的理论预设在于:第一,刑法作为对社会关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赔钱减刑”的法律定位与价值探讨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