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蛀果害虫课件蛀食花果类第一节蔬菜蛀果蛾类种类、分布与为害成虫:15-17mm。前翅青灰色,线、纹黑褐色,不清晰;肾纹前方有黑褐纹;后翅灰白色,端区有一黑褐色宽带。幼虫:体色有绿、黄、淡红,体表有褐色尖刺;腹面有黑褐色小刺;蛹:自绿变褐。卵:呈半球形,顶部稍隆起,纵棱间或有分支。烟青虫与棉铃虫为近缘种,形态与习性非常相似,田间难以区分,在我国很多烟区混合发生,不同烟区及不同世代间两者发生的比例有差异。豆荚野螟发生规律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性诱芯诱捕成蛾。化学防治: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药剂喷雾:第二节果树蛀果蛾类一、种类、分布与为害桃蛀野螟:螟蛾科。广布于我国南北和台湾。它是食性极杂的果实害虫。除为害桃、苹果、梨、杏、石榴、葡萄等10余种果树外,还为害向日葵、玉米、松、杉等40余种植物。桃被害后造成流胶和落果,果内充满虫粪,不能食用。二、形态特征梨小食心虫桃蛀野螟:成虫9-14mm,翅展25-28mm。全体橙黄色。前翅正面散生27-28个大小不等的黑斑;后翅有15-16个黑斑。雌蛾腹部末端圆锥形。雄蛾腹部末端有黑色毛丛。幼虫:末龄幼虫18-25mm。前胸背板、臀板黄褐至黑褐色。背暗红、淡灰褐色。中、后胸及1-8腹节,各有不规则圆形的黑褐色毛片8个,排成两列。前列6个,后列2个。桃蛀野螟三、发生规律豆荚野螟: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躲在豆株叶背、茎上或杂草上,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羽化后当日即能交尾,隔天就可产卵。每荚一般只产1粒卵,少数2粒以上。其产卵部位大多在荚上的细毛间和萼片下面,少数可产在叶柄等处。在大豆上尤其喜产在有毛的豆荚上;在绿肥和豌豆上产卵时多产花苞和残留的雄蕊内部而不产在荚面。综合治理方法第三节蛀果象甲类一、种类、分布与为害梨虎:又名梨实象甲,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梨果,蛀食果实后,造成果实皱缩脱落;咬食果柄后,造成大量落果。芒果果肉象甲栗实象甲栗实象甲成虫体长8mm,头部黑色,有光泽漆黑色长管一条,身体背面黑褐色,上有由白色鳞片组成的横向带纹,足也披有白色磷片。幼虫体长8-12cm,体弯曲呈乳白色,有较多横纹,疏生短毛,头黄褐色。老熟后体长约1厘米左右。在栗实内取食,子叶及胚乳,并形成大型坑道,坑内充满虫类。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7~9.5mm,宽4.2~4.6mm,体背红紫色发金属光泽,略带绿或蓝色反光,腹面深紫铜色;头部向前延伸成似象鼻状的头管,雌虫头管直,触角着生于头管中部;雄虫头管尖端向下弯曲,触角着生于头管端部1/3处。头部背面、前胸均密布刻点,鞘翅上刻点粗大,略呈9纵行。幼虫:老熟体长约12mm左右,体乳白色;头小,大部缩入前胸;体l2节,表面多横皱,每体节中部具一横沟,将各节背面分成前后两部分,无胸足。腹部每节后半部生不整齐横毛。芒果果肉象甲栗实象甲梨虎: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潜伏于蛹室内越冬。部分个体2年发生1代,第1年以幼虫越冬,次年羽化后不出土继续越冬,第3年春季出土。越冬成虫于梨花期开始出土,梨果拇指大时为出土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单雌卵量约80粒左右,卵期1周左右,幼虫孵化后,约经20d左右老熟、脱果入土,在3~6cm深处经1个月左右化蛹,8月中旬至l0月上旬为化蛹期,蛹期约50d左右,9月下旬陆续羽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于蛹室内越冬。四、防治方法梨象甲梨大食心虫桔大实蝇TetradacuscitriChen一、形态及危害二、生活习性三、防治措施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tau瓜实蝇Bactroceracucurbitae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