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政治诊断性测试分析及下阶段复习建议一、考试分析本次考试年级均分和及格率较第一次模拟考试都有所提高,但还是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不牢靠,欠债太多,对基本知识点的记忆空而浮、大而粗,有的甚至就是一片空白。二是不会答题,答题方法、答题技巧欠缺。表现为不会阅读材料,不能准确捕捉题中的关键信息点,不会审题,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等。二、高考前复习建议政治高考评价,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对知识目标的评价。注重考评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2)对能力目标的评价。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行评估。(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反映在高考试卷中即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调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创新的能力。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必须做到:1.确立指导思想。(1)建立板块:突出主干知识,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归纳相关、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建立主干知识中知识点之间、四本教材之间、学科知识与时政热点之间的多样联系,构建知识小板块。(2)构筑网络:对学过的知识要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切实掌握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3)联系热点:联系本年度社会重大事件、时政要闻、民生问题等热点,并与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机地结合,加以分析。(4)提高能力:提高学生读题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能力。2.处理好二轮复习与一、三轮复习的关系。二轮和三轮复习实际是相互交织的,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对于一轮复习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轮是一轮的深化与提升,不是重复或压缩,要在不同知识的联系点上做文章,要以提升学生的横向整合能力为主,并兼顾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拓展,使知识专题化、序列化、网络化。一轮强调重点中的两点,要理论联系实际;二轮则强调两点中和重点,以实际带理论。3.要认真研究“高考考试说明”考前要紧握“考试说明”,研透“考试说明”,它是高考的灵魂,要明确考点、考试范围、不同知识点的能力层级要求,避免在复习过程中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免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4.要抓好每一考点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重视从宏观上全面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从微观上深入把握知识的具体内容。当然这要看考点的能力层级要求,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如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宏观上要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客观性、发展的实质、原因、状态、道路及趋势等,又要从微观上把握其具体内容,如包括其世界观、方法论、错误观点、名言警句、联系什么社会热点等知识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5.要用社会热点来串联考点高考不可能不涉及重大的社会热点和时政热点,教学时,我们要关注热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社会热点贯穿于知识点的系统复习过程之中,用知识分析热点、用热点串联知识,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实际问题。如今年高考可联系的社会热点有:物价问题、财政货币问题、就业问题、劳动者维权问题、产业结构问题、消费结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依法行政问题、节能减排问题、网络文化管理问题、民族团结问题、国家外交政策与周边国家关系等问题。6.要精选精练试题,讲究训练的效率要做到训练的针对性,可进行综合性训练、创新性训练、矫正性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规范,寻找到规律。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的训练、信息筛选的训练、找试题与已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语言表达的训练。要注意训练的速度、精度、难度。如对同类题的专题训练,不一定要做完整张试卷,可有选择性地进行,这样可更快地提高复习的效率。7.要认真上好“讲评课”讲评课是考前复习中的重要环节,而且占很大的比重,我们应做到以下四个性。一是针对性,要针对学生需要的、有疑问的、难度大的问题重点评讲;二是诊断性,要细细分析试题,给学生热点迷津;三是辐射性,要以点带面,要关注知识点的回忆和迁移,做到画龙点晴,举一反三;四是启发性,在评讲试题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点拨思路,发散思考。评讲过程中速度宁可慢一点,不能急着一味为赶进度而圂囵吞枣,这样反而得不偿失。8.不能忽视回归课本教材是高考的命题之本,高考试题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有些题目看似与教材无关,其实其核心内容都隐含在教材中,因此高考临近之时,也是我们应该放下做不完的模拟试卷之时,真正回到课本上来。只有切实掌握、理解透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才能在高考中胸有成竹,稳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