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舒生忠1995年,国家教委正式制订、颁布和施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等问题.它指出:“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同时规定各科教师要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中。1996年10月10日,江泽民主席在《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从小在学生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使他们对祖国有慈母般的厚爱,是每位生物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生物学科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学生物教材中描绘的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的知识,以及生物的生存环境等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众多的德育素材,我们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有意识地发掘教材中明显的和潜在的各个德育因子。营养德育气氛,同步完成智育、德育等素质的多重任务。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根据教材内容,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优化德育资源,我认为采取以下方法效果很好:一、对比法:即是在教学中采取对照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清晰的认识,比较得出的结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能产生较大的鼓舞和教育作用。通过对中国和外国在植物分类方面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生物学领域的成就,从而拓宽学生知国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之心,树立学生报国之志。二、联系法:生物学科纵横古今中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时代感,教师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和乡土生物材料,突出“焦点”,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现实性和思想性,有利于生动具体地进行德育教育。讲《生物与环境》时联系当前国内外和当地的环境污染状况,并针对这些间题共同探讨对策,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认识,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并能自觉遵守和投入到环保大军之中,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三、科学引导法: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行等,传播封建迷信者常借用这些现象和自然变化来愚弄人们,造成极坏的影响,在教学中,用科学的方法向学生解释这些现象的成因和变化规律,强化唯物主义教育,对培养学生形式正确的因果观和科学观有很大帮助,同时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念,增强学生的科学观念。四、讲故事法:讲故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要善于将生物变成“人与自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穿插一、二个小故事,挖掘教材和故事中的思想因素,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他们从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如讲“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时.给学生讲发现某些野生动植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自然的精神。五、实验实践参与法:在生物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验课、野外活动课等,其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引导,这对学生日后参加祖国建设必将产生重大的教育作用。如组织学生对当地生物分布的调查,对当地环境污染的调查,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美化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六、环境影响法:在教室内张贴自然风景图片,珍贵野生动植物图片,开辟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并结合学校的卫生工作和校园绿化等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懂得,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起码的生物素质。总之,方法多种多样,有待于教师去发现、创造,通过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环境等的优化使生物课中德育教育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