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刘义富之《“蒸汽时代”的到来》课堂实录明白之师是明师首要功夫,明白之师不光是自己对所教知识做到明明白白,而且更要做到把知识明明白白地教给学生,教会学生,让学生明明白白地理解、接受知识。这是看似简单,实则高超的本领,不是照本宣科,就书论书,就知识论知识所能解决的。明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简洁、通俗、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是明白之师的根本,你做到了吗?恩格斯有这样一段名言:当欧洲大陆正进行刀光剑影式的革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风平浪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话中的“革命”分别指什么吗?学生思考,回答。前一个革命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后一个就是指我们今天所学的工业革命,二者时间几乎同步,所以,恩格斯对工业革命有如此评价。(另一种导入:英法美资产积极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但封建势力还有复辟的可能,英法资产积极革命中斯图亚特王朝和波旁王朝的复辟就是例证,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显示出对于封建制度的压倒性优势,还需要巩固而后确立,那么,让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的重大变革是什么呢?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什么原因导致?英国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这是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这刺激着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两条原因已经足够,资本主义制度保证了市场各要素,包括技术的自由流通,而广阔的海外市场是诱发因素。国内落后的手工工场生产能力跟不上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的需求,这就迫使手工工场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效率,怎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改进机器!当时最先进,利润最高的棉纺织业走在其它行业前面,这是由市场决定的,是必然的,一点也不奇怪。英国棉纺织业的一位熟练工匠走进我们的视野,他的一项发明将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生产革命,这是他也始料未及的。他就是哈格里夫斯,他的发明就是自己的纺纱机,名为珍妮纺纱机,以他心爱的女儿的名字命名,蛮有爱心的父亲工匠。纺纱的速度起来了,织布速度慢了,飞梭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出来了,水力织布机也出来了,棉纺织业内部出现你追我赶的机器改进热潮,棉纺织业的效率明显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利润大幅提高,冶金、采矿等部门紧随其后,机器的发明与改进引发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这一变化是什么?对,已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是工业革命的实质所在。然而,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为什么?人力和水力有何局限?人力的局限性太大了,不信你摇一辆纺车半小时试试看。水力冲击能够带来动力,但不是所有的工厂都可以设在河边啊。在这种动力问题解决的热切期待中,我们本课的主人公隆重登场,他是?瓦特!没错,瓦特,一位毫不起眼的工匠,但他有着其他工匠所不具备的可贵品质——他不甘平庸,他善于观察,他勇于思考,他勤于实践,不怕失败,努力探索,终于,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他成功了!他制出了改进的蒸汽机,一台能够真正广泛用于带动工厂机器的蒸汽机!棉纺织业工厂为此大受其利,其他行业也迅速采用瓦特改进蒸汽机做机器的动力,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得高耸的烟囱迅速林立,大机器的轰鸣声彻夜不停,宁静的农耕文明逐渐褪去,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人类迈入了“蒸汽时代”!瓦特,蒸汽时代的开创者!历史将铭记这个名字。大工厂遍地开花,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运输成为亟待解决的瓶颈,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列上议事日程。这方面,美国人和英国人走在前列。瓦特改良蒸汽机被安装在了原来的帆船上,风力与蒸汽并用,这种轮船被称为汽船——意为利用蒸汽作动力的轮船,美国人富尔顿的发明让人类的水上航行和运输能力向前跨越一大步,然而,水上航行速度慢的劣势使得商品运输紧张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缓解。更方便更快捷的运输工具需要出现,火车机车的发明便应运而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功不可没,尽管最开始火车试行时还跑不过奔驰的马,但这并未阻挡火车的进步与发展,到1825年,“旅行者号”列车在英国试车成功,这是轰动世界的时刻,因为火车将成为未来陆地运输和外出旅行最为方便和快捷的工具,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改变许多,譬如守时观念的树立、钟表业的兴起等。1840年前后,英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节点——机器生产已经取代手工劳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了!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成为检验其国家实力的战场,大家知道这是指的是什么事件吗?对,鸦片战争。继英国之后,法、美等国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由点到面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持续近百年的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主要和首先是生产力,其次是生产关系,再就是世界面貌。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深刻改变了社会面貌,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时代取代农耕时代,马克思在评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