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UMPAGES17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领会)社会心理学的定义;P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领会)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定义;P1-2心理学家的定义: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从心理学出发认为应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学家的定义:从社会组织、规范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研究人的心理,是关于“群众的心理现象”的学科,从社会学出发强调应该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领会)我国学者的阐述;P3孙本文: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互相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立场说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立场说研究社会中个人行为;吴江霖: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胡寄南: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P12-15一、孕育时期从古代-19世纪上半叶;二形成时期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三确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起,从描述转为实证,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理论变为应用;大群体分析变为小群体研究,美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乔治。米德与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领会)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P12从古代-19世纪上半叶,依据主观思辨和猜测去阐明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但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关于“人性”所展开的争论影响巨大。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宣泄说”-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说”(领会)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P13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标志:1908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地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形成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掌握)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及偏向问题;,P10一研究偏向:1研究者的偏向,解决2法1、双盲法2使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2被试的偏向1、被试知道行为表现不自然不客观2被试害怕表现不好尽量做出正确反应不客观;二研究伦理:1侵犯被试的隐私2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3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遵循三原则:1必须让被试自愿参加实验研究2、必须是风险最小3、研究者要进行收益—获利分析;对于欺骗保护措施:1、知情同意2、详细的事后解释(领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5-10一观察法(研究者在真实的情境中借助个人的感官和各种仪器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分析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参与、非参观察法与),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境下实验者有系统的操纵自变量使之发生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受到的影响也就是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室、自然、现场实验法),三调查(研究者以要研究的问题为范围,根据首要研究问题性质预先拟就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然后对其统计分析最后做出结论:问卷、访问法),四个案研究(是以个人或一个团体如一个家庭或公司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五跨文化研究(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熟练掌握)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P5-10:一观察法,优:具有现实性,可在自然情况下获得真实材料研究结果比较切合实际;缺:不是所有行为都可观察无法操作任何条件确保期待情况发生,观察时被观察者意识到行为可能失真使结果不真实,二实验法,实验室:控制实验变量,随机安排被试,得到结缺乏概括力实验条件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自然:减少人为性结论有较高效率,但实验控制不严比较费时;现场:被试反应客观真实可以控制自然变量,但很难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难以保护被试的权利与安全;三调查法:问卷法优最广泛节省人力物力时间,调查对象广泛,方式十分简便,短时间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缺:调查者填写偏差回答问题时出现社会期许偏差使结果和可靠性大打折扣,分析不够深入;四个案研究法(个案历史法),特点:广集个案资料家庭背景,学校社会生活;兼采多种方法问卷、测验、身体检查,五跨文化研究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意识(领会)什么是社会化:P19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领会)社会化的主要内容;P21,一、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化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道德认知(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个体按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