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应用1.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有元素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2)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3)实质:反应过程中有②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对偏移)。例如: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⑦MnO2,还原剂是HCl,氧化产物是⑧Cl2,生成1mol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⑨1.204×1024。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 注意事项:a.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b.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 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c.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2)单线桥法 注意事项:a.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b.箭头方向表示 电子转移的方向。c.在“桥”上标明转移的 电子总数。氧化剂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5)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自测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所以Br-还原性强于Cl-B.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则氧化性:Cl2>I2C.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红色,则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原则 (2)常用方法——化合价升降法(2)常用方法——化合价升降法3Cu+8HNO3(稀)——3Cu(NO3)2+2NO↑+H2O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将短线改为等号。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2.应用得失电子守恒解题的一般步骤(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关系式。n(氧化剂)×变价元素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元素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2)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如无特别说明化学计量数“1”也必须填写在空上。自测3根据FeS2+O2 Fe2O3+SO2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2)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为。(3)1“分子”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为,1“分子”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为。(4)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答案(1)O2FeS2Fe2O3、SO2Fe2O3、SO2(2)Fe、SO(3)114(4)41128自测4配平下列方程式:(1)KI+KIO3+H2SO4 I2+K2SO4+H2O(2)Mn +H++Cl- Mn2++Cl2↑+H2O(3)S+KOH K2S+K2SO3+H2O(4)P4+KOH+H2O K3PO4+PH3↑(5)ClO-+Fe(OH)3+ Cl-+Fe +H2O(6)Mn +H2O2+ Mn2++O2↑+H2O答案(1)513333(2)21610258(3)36213(4)29335(5)324OH-325(6)256H+258考点突破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口诀: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弱于“剂”。2.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例如:2.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例如: 3.依据相同或相似条件下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判断(1)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所得氧化产物的价态越高,相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例如: (2)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所得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相应的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例如:4.依据“两池”判断(1)原电池: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