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较文学导读主讲教师胡亚敏绪论一、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比较文学与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区别: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主要是围绕文学本身展开的。比较文学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比较文学要求人们从国际的角度观察文学现象,用面向世界的胸怀去认识和研究各国文学的关系和文学的普遍规律和特征,并通过文学推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互补。二、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一)有助于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二)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和外国的文学与理论这样的比较研究有两重好处,一是把外国文学摆在我们跟前,便于我们吸收,一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学摆到一定距离,使我们对它获得更符合实际的认识。——勃兰兑斯(三)有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和交流三、比较学者的素养首先,比较学者应该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当前没有任何一个文学研究领域能比比较文学更引起人们的兴趣或有更加远大的前途;任何领域都不会比比较文学提出更严的要求或更加令人眷恋。——布洛克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历史第一节比较文学的诞生首先,比较文学的诞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所相伴的世界主义意识和民族主义意识直接相关。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的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其次,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叶席卷全欧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世界主义文学的觉醒为比较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文学土壤。第三,比较文学的兴起与19世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边缘、交叉、关联学科的出现也有一定关系。二、“比较文学”的萌芽维尔曼(Abel-FrancoisVillemain1790-1870)三、比较文学学科建立的标志1、理论著作2、大学编制3、国际会议4、书目资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已经确立。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发展一、法国学派法国学派的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的精神联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在作品、灵感甚至生活方面的事实联系。历史意识崇尚考证,强调“事实联系”。二、美国学派一、没有确定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方法;二、机械地把比较文学局限于研究渊源和影响,以致于比较文学降到了附属学科的地位;三、比较文学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动机。第一、新批评第二、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形成多元的文化传统。第三、历史短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1、历史方法和批评精神2、案卷研究与文本阐释3、社会学家的审慎与美学家的大胆三、俄苏学派日尔蒙斯基阿列克谢耶夫康拉德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的文学联系和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学艺术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自各民族间文化和文学的接触;相应地区分为: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类似和文学的联系与影响。两者通常相互为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苏联大百科全书》类似第三节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二、中国比较文学的第一次兴起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初期的代表人物:陈寅恪、吴宓、茅盾、周作人、郑振铎、朱光潜、闻一多、梁宗岱、陈铨等。三、中国比较文学的再度兴起四、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第四节比较文学兴盛的世纪特征一、科技革命与时空感的变化二、全球化时代的一体化与多元文化总之,尽管人类的历史、文学的历史、文学理论的历史充满对抗,但世界走向综合的趋势不可阻挡。当宇航员从浩瀚的宇宙遥望这个人类共同生活的蓝色球体时,我们更强烈地体会到这种融合。文学属于全人类,异质并存的文化是全世界的财富。第二章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跨文化”强调的不仅仅是中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应看到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