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倒数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倒数的认识说课稿1【说教材】倒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分数及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后面学习除法作准备的。照理说,它的难度不是很大,但为了突显数学课的特点,为了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数学,而不是被动的听讲,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记忆。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几点整合:1、倒数的意义它属于概念的范畴,我认为没有必要去讲。直接让学生看书即可。然后由学生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对于求倒数的方法,如果教师用讲授的方法去做,学生的思维似乎没有一点提升。这不应该是数学课。因为数学的学习,学习者必须通过“动脑”,把新知识消化、吸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把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数学课。所以在求倒数的方法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放手让学生各自举例去证明什么是倒数,即倒数的意义。这样处理的原因有:1、进一步深化了倒数这个概念的意义,2、在想办法证明的同时,也就是探究求倒数的方法。(一)教材重点和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定位: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倒数的方法。对于倒数的意义,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往往把“互为”两个字丢掉,例如5和0.2,应该说成5和0.2互为倒数而部分同学会说成5是倒数,0.2也是倒数,这只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即可。(二)说教学目标一节课,只有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倒数的方法。2、能力目标。要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发现求倒数的方法,学生就必须通过探究、归纳等思维过程。因此确定了第二个目标能力目标即:提高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3、情感目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情感上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说教法】依据概念教学的特点及自己对教材的定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自学法、尝试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法及练习法【教学程序】下面分几个节,具体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引入,激发思维根据我国汉字中上下、左右……结构的特点,让学生把上下结构的字颠倒一下会成什么字?一方面激发学生“颠倒”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果断的让学生翻开书看倒数的概念。(二)、确定学习内容,探究新知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对这一概念举例加以说明,让学生在说明中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在的体现。这一问题应该说较开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然后同桌合作仍没有思路,我就应该及时引导或示范一个例子,总之,让学生去寻求路子,寻求方法。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所举得例子。这里应该有:分数包括带分数、整数等等。如果学生涉及不到小数,我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于小数该怎么办,对于整数1和0又该怎么办?(三)练评①、先填空,再用语言表述每组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关系×=1×=1(目的:加深理解倒数的意义)②、找朋友,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先请同学们唱找朋友的歌再处理)8③、你能举出几组倒数吗?(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倒数的含义)(目的:先唱歌可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学生的身心轻松一下,达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目的,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倒数意义的理解。)④、判断并说明理由a、结果是1的两个数是倒数。()b、和互为倒数。()c、3和都是倒数。()d、6和互为倒数,6的倒数是,的倒数是6。()采用老师口述,学生打手势的方法处理,培养学生的听力,让学生、耳、脑、手并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全部参与与知识的反馈中来。(目的:培养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再一次突出了倒数意义的关键词“互为”“乘积”加深学生对倒数意义的理解。)通过层层练习、步步深入最后成功突破难点。突破了难点就好像我到了打开一扇门的钥匙,有了钥匙,就可以去开门了,学生很顺利的进入了第二环节的第二层。通过以下3个题的练习,学生对倒数的认识已经很透彻了,这也就为下面内容的进行扫清了障碍,打下了坚实基础。2、推导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倒数的意义,你们能根据倒数的意义发现求一个数(0除外)倒数的方法吗?根据下面的自学内容,小组合作出发吧。(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思考下面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第一组:×=1×=1第二组:7×=11×=10×=1①、互为倒数的两个数间有什么特点?②、怎样才能求出一个数的倒数?(在学生理解了倒数意义后,倒数的求法已不再是一件难事,因此这个知识点采用在老师引导下,分组探究的方法进行,因为孩子与孩子之间心是比较接近的,他们的想法比较容易沟通,基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