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小学课件 / 文档详情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莉娜****ua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docx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识别图形,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这节课我围绕着“通过学生发现梯形与已知图形的联系,自主探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体验和感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个教学重点展开的。并注意从每一个细微之处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揭示课题后,先了解哪些同学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哪些同学不但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还知道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从而帮助他更好地完成学习的过程,并鼓励每一个孩子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新的收获。不足之处:1、学生活动不多,讲的有点多2、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没有真正提高,还处于理想阶段3、总感觉有点费力,驾驭课堂能力不够《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2经过上一节课对于三角形面积的探索,本节课笔者对于教学有了延伸和改进。在准备学具方面,笔者用到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普通梯形三种,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发给学生,有一张的,也有两张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去进行验证。其中在制作学具时,在剪裁方面也有了一些思考:如何才能减少边角料的损失?第一次的剪裁方式如下图,将一个长方形剪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普通梯形和直角梯形,其中直角三角形在本次课中是用不到的,于是在第二次剪的时候做了调整,使得两边都剪出直角梯形,这样学具就不会浪费了。相比于上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次笔者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不仅要有剪拼的方法分享,还要有公式的推导过程,也曾考虑过,这种设计对他们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想锻炼一下,于是有了以下的成果:相对来讲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联系上节课的验证方法,学生还进行了折,但是对于这里并不是很好进行,因此方法多是“拼”“剪拼”等,同时学生在推导过程中还不能做到有十分缜密的逻辑思维,但如果能逐渐去培养,是不是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会有增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比较喜欢渗透一些隐性的内容,例如让他们学会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需要先将新问题转化为学过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勇于发问的学习习惯,但是却缺乏了对于解题答题的规范步骤,最近发现学生出现了书写乱,答题不规范,多步混合运算直接写结果的情况,因此在本节课的最后笔者针对课后第2和5题,给学生进行了板演,要求解决问题要写“解”,在计算面积时,要把面积公式写出来,然后再带入数据求解,并进行详细的答题。但针对教材中最后一题的讲解并不是很详细,至于如何挖掘这道题的本质需要再进行进一步的推敲。《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3片段一:关注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在讨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如,将梯形转化成其他图形的时候,各个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想出了很多种方法。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各小组的方法。生1:我们小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以前学过,所以这是我们小组想的。师:说得真好,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生2:我们小组通过将梯形沿着对角线剪下来,分成两个三角形。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起来评价一下他们小组的想法?生3:我认为这个方法好是好,不过转化后的图形的面积怎么求啊?师:对啊,你们小组能帮忙解答么?(老师要有一种装不明白的精神,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挑战欲)生4:我们小组认为,虽然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它们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高是一样的。根据我们刚刚学过的三角形计算公式可以求出。(其他小组的学生在这位小老师的提示下明白了)师:看看学生经过奇思妙想,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还有不同方法吗?这时其他小组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介绍各小组的方法,有的用对折的方法,有的用剪拼的方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惊喜地发现,学生在推导梯形面积的过程中同时强化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片段二:利用转化思想拓展教学视野,建立数学模型。在本节课的拓展练习上,我是这样处理的:已知等腰梯形上、下底的和是10cm,高6cm,求梯形的面积?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梯形的高还是6cm,如果要画出面积是30平方厘米的梯形,它的形状会是怎样的呢?师:恩,这位同学非常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这一个问题,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梯形的高不变,如果要画出面积是30平方厘米的梯形,它的形状会是怎样的呢?你估计它的上底和下底会是多少?(在思考画出新图形的环节上学生遇到了困难,不知道从哪下手。沉思片刻有个女孩举手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