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哲学史汇总二编第二编先秦哲学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及其哲学思想2.孔子与儒家学派①如何认识孔子Ⅰ.孔子是普通人孟子说,圣人有四种:伯夷:“圣之清者”,__“圣人中最清高的”。伊尹:“圣之任者”,__“圣人中最负责的”。柳下惠:“圣之和者”,__“圣人中最随和的”。孔子:“圣之时者”,__“圣人中最识时务的”。Ⅱ.孔子是善于学习、思考的普通人孔子作为学习、传承文化的读书人,有几个最鲜明的特点——好学、博学、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远在“忠信”之上“有颜回者好学,“今也则亡。”“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亦何常师之有?”“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②孔子对现实的关切和他的政治抱负“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②孔子对现实的关切和他的政治抱负“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急于作官的原因第一,孔子急于作官,是要实施他的政治蓝图第二,孔子急于做官,是要实践他的学术主张第三,孔子急于做官,是要实现他的人生价值。“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孔子很想做官,作为一个读书人,究竟懂不懂政治,他是如何去努力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蓬伯玉则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子对他生活的时代的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说,二是教书◆孔子要把他自己的学生培养出来,让他们去参与政治,以此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学,有四教、四科之类的说法。四教,就是“文、行、忠、信”,也就是历代文献(文)、社会实践(行)、道德修养(忠)、行为准则(信)四科,则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孔子教学生,主要也就两条:一是做官,二是做人。怎么教?主要也是两条:一是答问,二是讨论。③孔子的晚年——孔子的晚年很孤独,也很伤感◆孔子有着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且不乏幽默感◆孔子会骂人,而且还会骂脏话◆孔子不掩饰对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僧恶或厌恶◆孔子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④对孔子及其儒家的评价◆墨子关注社会,庄子关注个人,韩非关注国家,孔子关注文化◆儒家为中华文化提供的核心价值观是:仁爱、正义、自强◆仁爱:仁爱包含三个内容: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其中,亲亲之爱是基础,忠恕之道是方法,恻隐之心是底线◆正义◆自强(二)墨子与墨家学派1.儒家和墨家辩论及问题的焦点①儒与墨区别《论语》:忠于历史、忠于事实。《墨子》:只有胜利的记录,而没有失败的记录孔子及其门徒,还有一点“君子风度”和“史家风范”。也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不会篡改事实。孔子的时代,儒家还没有对手,胜与败也无所谓。墨子的时代,争鸣已经开始。各家各派,都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也都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支持,这就不允许有示弱的表现。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助,鬼不见而富,有狂疾?---《墨子•耕柱》第一,时代不同第二,立场不同第三,代表不同②儒家对当时社会问题所做出的判断及其解决的方法孔子面对当时社会的礼崩乐坏,认为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方法是“仁”③墨子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墨子面对当时社会的礼崩乐坏,认为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方法是“兼爱”④孟子对墨子的批判及问题的焦点Ⅰ.孔子和孟子的区别第一点不同---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第二点不同---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第三点不同---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个性张扬Ⅱ.墨子和孟子的区别墨子行侠,孟子仗义;墨子反战,孟子爱民2.儒家和墨家的三大分歧①是功利还是仁义“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家:仁义即功利。儒家:仁义非功利②是鬼神还是天命③是君权还是民权3.儒墨两家的比较评价3.儒墨两家的比较评价“古者民始生,未有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