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5细胞呼吸考点一细胞呼吸的方式及原理2.实验装置 3.产物的检测二有氧呼吸1.过程及场所 (1)写出图解中以下序号代表的物质:⑩丙酮酸; [H]; H2O; CO2; O2。(2)写出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3)第二阶段的物质变化: 丙酮酸+H2O CO2+[H]2.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3.细胞呼吸所产生能量的去向:一部分用于合成 ATP,另一部分以 热能的形式散失。三无氧呼吸1.场所: 细胞质基质。2.过程3.反应式(1)酵母菌: 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2)乳酸菌: 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4.能量(1)只在 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 ATP。(2)葡萄糖分子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 酒精或乳酸中。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综合分析(1)有氧呼吸中元素的来源和去路:①氢元素:葡萄糖、H2O(反应物)→[H]→H2O②氧元素 知能拓展有关细胞呼吸的5个易错点(1)进行有氧呼吸不一定需要线粒体,如原核生物;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则需要线粒体,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蛔虫等。(2)线粒体中不能分解葡萄糖(无相关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进一步分解。(3)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第三阶段有水的生成。(4)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和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人和动物只能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二氧化碳,因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5)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第二阶段无ATP的产生。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知能拓展呼吸方式判断的三个依据 例1(2018甘肃静宁一中二模,27)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X 解析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脏细胞中,肌糖原不能水解成葡萄糖,A错误;X→Y过程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X、Y、M、N分别代表葡萄糖、丙酮酸、乳酸、水,C错误;N(水)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氧气,D错误。 答案B考点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应用3.CO2浓度(3)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的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⑨酒精1.影响细胞呼吸的内部因素分析2.氧气浓度影响呼吸速率的曲线解读(1)O2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升高会抑制无氧呼吸。(2)0<O2浓度<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4)O2浓度=5%时,有机物消耗最少,较适于果蔬的贮存。(5)P点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同,此时两者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1∶3。(6)该曲线适用于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生物;而人和动物无氧呼吸不产生CO2,其CO2释放总量曲线即为有氧呼吸CO2释放量曲线。例2(2018北师大实验中学上学期月考,37)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于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于乙图中的CD段C.乙图中的C对应的氧浓度是最适合贮藏植物器官的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解析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O2吸收量为0,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A正确;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释放量远大于O2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对应乙图中的AC段(不包括A、C两点),B错误;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释放量最少时对应的氧浓度,如乙图中的C对应的氧浓度,C正确;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故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答案B方法1“密闭容器法”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1.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测定(1)装置 示实验材料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所以可用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代表有氧呼吸速率。(3)物理误差的校正①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②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③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