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教”与“学”教学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2.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2)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受哲学上的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和客观事物主动的认识和行为的主动的改变,是主体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在外界环境支配下被动地进行刺激-反应的联结和行为习惯的改变。①柯勒(德):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说②布鲁纳(美):认知-发现说3.学习的分类、阶段和目标加涅:学习行为的八个阶段:加涅: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的区分学习与习得关系:2.习得与学习的不同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二、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奥斯古德(美):中介说对刺激-反应论的评价:不能解释第一语言学习的所有问题,理由:①儿童不可能通过模仿来学会每一句话。②不能解释儿童言语行为中的创造性。③成人并不总是对儿童说出的话语进行强化。④单靠刺激-反应,培养不出语言交际能力。2.先天论(内在论)语言习得机制:对先天论的评价:不能解释第一语言学习的所有问题,理由如下:①人脑中存在的语言习得机制只是一种假说,是思辨的结果②语言习得机制如果指的是普遍语法,有疑问③乔氏把语言习得机制与人类的其他功能分开,认为语言能力与智力没有直接联系。④先天论对环境的作用估计不够。3.认知论对认知论的评价:不足:5.语言功能论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2.中介语假说中介语特点: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对任何一种中介语做出系统描写,所以中介语理论目前还只是一种假设。然而在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中介语的某些论点可以从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中找到根据。最近十几年来,汉语中介语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和主流,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鲁健骥(1984)《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分析》李晓琪(1995)的《中介语与汉语虚词教学》王珊(1996)的《汉语中介语的分阶段特征及教学对策》叶步清(1997)的《汉语书面词语的中介形式》彭利贞(1997)的《论中介语的语篇层次》北京语言大学储诚志、陈小荷(1993)等研制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为汉语中介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标志着我国汉语中介语研究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实践证明,中介语研究可以作为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口,因为它可以促使我们对学习者的语言表现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对语言习得的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从而揭示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中介语研究要结合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这有助于开阔语言研究、语言对比研究、文化对比研究的视野,成为连接这些研究的纽带,使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能够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要加快中介语研究的步伐,还必须加强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的建设,并对已有的中介语语料库系统加以充分的开发利用。3.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克拉申(1982)关于英语语素习得“自然顺序”表:4.输入假说(4)输入假说第一,人类获得语言的惟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第二,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即i+1。第三,强调听力活动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力理解来实现的,“说”常常没有必要。(5)情感过滤假说5.普遍语法假说二、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比较2.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点